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认知科学的兴起推动了认知语言学的建立与发展。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也推动了作为应用语言学项下的翻译学的研究。值得指出的是,认知语言学与翻译相结合的领域充满发展前景,但仍然有许多方面尚未充分研究。如何将认知语言学应用到翻译研究中,而翻译研究如何促进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是本文关注的焦点。首先,如何将认知语言学(特别是认知语法),应用到翻译研究中。具体而言,(1)在翻译过程中,什么因素影响了译者选择某一语言结构。(2)对于原文本的同一语言结构,什么原因导致不同译者选择不同的语言结构进行翻译。其次,翻译研究是否也可以辅助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认知语言学中的认知语法在语义描写方面有很大的优势,本文选取了其作为理论基础。认知语法认为,在语言处理与输出过程中,概念含义以及识解方式影响了语言表达的意义。具体而言,在语言表达过程中,不同说话人会利用不同的识解方式来描述同一客观情形,说话人使用的语言表达也就大不相同。那么,在不同的翻译译本分析中,利用认知语法来解释同一情形下不同的翻译表达就有一定的优势。本文选取中文动结式为研究视角,将中文的动结式的不同英文译文表达进行比较研究。旨在探求在事件表征中,不同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其认知方式如何影响译者的翻译内容。具体来说,详略度(specificity)、突显度(prominence)、焦点化(focusing)等识解方式会影响译者对原文的解读,从而使得译者对原文进行不同程度的加工。比如通过使用更加详细的表达方式,译者突出强调动结式中的动作方式。或者通过在某一语法位置上,选择不同的事件参与者,译者引导读者的关注点,以突显译者认为事件中的关键参与者。或者考虑到读者的背景知识,译者略翻一些要素信息,以达到语言精简等等。对于某一中文结构的翻译研究是翻译研究与认知语言学研究交汇处的一个新视点。一方面,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能够解释翻译现象以及翻译过程,进而促进翻译学的研究。另一方面,翻译文本又为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提供了研究语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