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世界上台风登陆次数最多、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台风具有巨大的破坏性,往往造成巨大的社会危害。自古以来,人类都在尝试对台风预测、预警、预报和预防。作为社会预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众传媒应当仁不让地承担起台风灾害预警职责。传媒机构拥有与包括台风灾害在内的各类突发事件相关的海量信息,也拥有进一步收集更多突发事件信息的能力。如果将前述“非结构化”、“半结构化”数据予以“结构化”处理,则可能更清晰地分析出包括台风在内的各类突发事件风险演化的规律,从而更有效地发挥传媒的预警功能。本文绪论部分探讨了本次研究的现实和理论意义,梳理了国内外台风灾害应急管理、台风灾害预警与传媒预警以及支撑本研究的技术路径——大数据的相关研究现状,并提出了本次研究的方法与创新点。第一章以风险社会理论和传媒预警概念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台风灾害的风险与危害并对比台风预警与预报异同,阐述传媒预警台风灾害的必要性,并从观念、法制、技术等角度论述传媒预警台风灾害的可行性。第二章以项目总体规划为范本介绍传媒建立台风灾害数据库的标准和规则,包括数据库的组织形式、各表格的填写规则以及数据的采集方法和采集校对的原则规定。第三章从三个维度论述传媒对台风灾害数据的挖掘。一是台风灾害基本要素的规律,其中包括台风灾害的时间规律分析、台风灾害的空间规律分析和台风灾害的演化规律分析;二是台风灾害对国民经济行业的影响;三是台风灾害对社会管理的影响。第四章探讨大数据环境下传媒对台风灾害预警的实现,介绍原生预警、衍生预警和概率预警三种台风灾害预警方式,提出传媒对台风灾害预警的相关策略。结语部分在本文研究的基础上,从观念、体制机制法制以及人才培养三个方面对提升传媒预警能力提出了相应建议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