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资产剥离案例分析

来源 :江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osteelpow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6月30日,《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由国务院深改委于第十四次会议上批准。这次会议明确指出,深化国企改革的重点是要持续推进央企的兼并重组,突出精干主业,做大做强,优化国有资本的配置。央企的专业化整合,在长期的探索和实践中已形成“铁塔模式”、“资产转让”和“业务协同”三大模式,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资产转让”,它的核心是促进央企将非核心和非优势业务进行剥离,使得资源集中在优势企业和主业上。中国食品作为中央企业下属企业,在2016—2017年间,将旗下所有的非饮品板块出售,形成了中粮旗下的唯一一家专门从事饮品行业的经营平台。中国食品此次剥离非饮料业务的举动,是根据控股股东中粮集团的专业化平台战略,通过剥离资产整合资源,聚焦于饮料行业,调整企业的组织架构,以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借助分析中国食品公司非核心业务的剥离是否给其带来了价值以及产生价值的路径,可以丰富资产剥离案例研究并为以后企业资产剥离提供指导。本文以央企子公司——中国食品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融资理论、效率理论、归核化理论、资源优化配置理论等理论对其资产剥离的原因、方式及过程进行了分析,并借助财务指标法和事件研究法对中国食品公司的剥离行为的影响进行评价。首先,本文通过对我国国有企业剥离的背景及研究意义的分析,为本文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基本思路和参考依据。目前,关于资产剥离的概念、动因、方法及绩效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已较为深入。但缺少相关案例研究且鲜有文献触及到资产剥离产生效果的途径分析。为此,本文通过详细剖析中国食品公司的四次资产剥离全过程,并就中国食品公司剥离资产的背景和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以期为我国企业实施资产剥离提供参考。其次,文章在简要介绍了中国食品组织架构及主营业务后,详细叙述了在控股股东中粮集团进行专业化转型、非饮料板块经营不佳及联营企业重组导致饮料业务量大幅增加的背景下,中国食品通过连续四次资产剥离,成为了以饮料为唯一业务的上市公司的过程。最后,本文从市场反应、财务绩效和经营效果三个方面对中国食品资产剥离效果进行了探讨,并挖掘了中国食品产生效果的途径和原因。结果表明:中国食品实施的资产剥离是为了公司长期发展而进行的战略性的剥离。中国食品公司通过四次资产剥离,提高了企业的财务业绩,降低了企业的经营风险,也使投资者获得了短期的超额收益,从而达到了企业战略聚焦的目标。此次资产剥离是在母公司专业化平台战略政策引导下完成的,这使中国食品避免了与其他中粮子公司的在业务与管理上的交叉与竞争,且资产购买方为关联方也大大降低了资产剥离所带来的履约风险。本文从中国食品公司的资产剥离分析中得出如下启示:首先,企业可以通过资产剥离推动企业战略转型。第二,在运用资产剥离整合资源时,应要从战略发展的视角看待经济环境的变化,并着眼于企业的经营状况与管理方式,积极剥离亏损业务,突出核心主业;第三,应根据资产剥离目标制定恰当剥离方案;最后,企业应重视剥离前后的业务整合,稳步推进资产剥离,防范市场风险。
其他文献
深圳某工程的钻孔灌注桩基础出现了质量事故。通过对桩基的检验,分析其原因为桩尖入岩程度判断有误,灌注桩沉碴超厚,桩芯破碎与断桩,桩顶未达设计标高,桩身混凝士强度低等。事后进行了加固处理。
期刊
中学生化学阅读是对中学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是系统进行科学类书籍阅读的重要开端。围绕化学阅读为什么读、读什么和怎么读三个基本问题,探讨了中学生化学阅读的意义、化学阅读的内容,并结合具体案例阐述了化学阅读的方法。希望中学生通过化学阅读,在知多识广的基础上,形成科学情感、科学态度和科学价值观。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人民消费水平逐渐提高,消费结构也相应出现调整,消费内容也由传统的物质消费向精神文化消费转变。同时,由于社会整体竞争逐渐加剧,就业压力增大,因而人们也开始重视通过接受专业教育提升自身的投资知识水平,从而改变收入来源单一的现状,增强个人在社会的生存竞争力。各类财经知识付费平台应运而生,并产生以专业财经KOL为内容输出的财经知识付费产品。其中,A公司是一家财经类社区平台型企业,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前期盲目采用多元化战略的企业问题逐渐增多,负协同效应不断推动企业进行战略转型,资产重组变得逐渐普遍。企业资产重组的方式主要包括扩张性重组与收缩性重组。但在当今“大企业病”横行的背景下,收缩性战略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纳,即资产剥离。当企业处于发展的瓶颈期与衰退期时,有效的资产剥离不仅可以帮助企业摆脱短期的财务困境,更是实施战略转型的重要手段。本文首先从战略转型的影响因素与
数字化转型赋予了企业新的发展动能和数字监管机遇。那么,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否有利于抑制大股东的掏空行为呢?以2011—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大股东掏空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抑制大股东的掏空行为。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对大股东掏空行为的抑制作用主要是通过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改善市场信息环境而实现的。进一步检验发现,数字化转型对大股东掏空
服装产业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近年来科学技术在不断进步,服装设计、加工等环节也使用了一些先进的技术来让服装设计变得更加便捷。当前虚拟现实技术在服装设计环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借助虚拟现实技术能够让样衣设计、生产的各个环节摆脱传统服装设计中纸张、画笔以及颜料的约束,通过构建虚拟的环境来让设计师感受服装设计的效果,并进行修改,能够让整个过程变得更加便利。本文就虚拟现实技术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与发展
文章以服装设计为例,详细描述了基于CLO3D三维虚拟技术的服装制作的一般流程、舒适性测试等相关内容。利用先进的虚拟技术,能使服装设计具备高效率与灵活性,更加直观地模拟服装真实效果,解决传统服装产业模式中的短板。可见,CLO3D三维虚拟技术具有很强的优势,值得推广使用。
红色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的思想教育有着不可忽视的导向作用。尤其是对于正处在思想活跃期的大学生而言,红色文化有助于其思想意识的形成、核心理念的树立与民族文化自信的提高。赣南红色文化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充分发挥赣南红色文化育人功能是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因此,高校应积极将赣南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
期刊
目的:通过对比8周不同频率的抗阻力训练对男子肥胖大学生的干预效果,为特定人群制定科学的运动处方提供依据。方法:研究选取40名男子肥胖大学生,随机分为高频率低容量抗阻训练组(HF-LV)和低频率高容量抗阻训练组(LF-HV),进行为期8周的实验干预,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结论:(1)8周高频率与低频率的抗阻力训练对男子肥胖大学生身体成分均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其中,高频率的抗阻力训练对基础代谢量和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