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对中国的文学乃至社会一直都有深远的影响。春秋时期已有“赋诗言志”之风,历代传世文献及出土文献中,引《诗》用《诗》之例习见。隋唐五代时期,石刻的发展进入继东汉以来的第二个高峰期。从石刻铭文的内容来看,其行文风格多庄重典雅,常引经据典,引用《诗经》的词彙及句子更是数目繁多。石刻具有真实性强、不易被篡改等特点,通过对石刻铭文引用《诗经》材料的研究,封於瞭解当时的语言文字特点、《诗经》的传播及影响都有重要作用。鉴於此,本文以隋唐五代石刻铭文中引用《诗经》的材料为研究对象,利用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典应用中心开发的“隋唐五代石刻语料库”为研究平台,对照传世《诗经》文本进行研究。本文首次将隋唐五代石刻中所引《诗经》材料进行了统计、归类和分析,以补前贤学者之未及。同时,将隋唐五代石刻与其他文献引用《诗经》的情况做对比,探封《诗经》在不同时期的传播及影响。该研究将有助於补充完善《诗经》学术史。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介绍该论题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意义等。历代出土文献及传世文献引用《诗经》之例众多,方家前贤之研究重点各有侧重。关於《诗经》语言文字、诗义理解、版本差異等诸方面的研究,皆有相关著述。但隋唐五代时期石刻引用《诗经》之研究尚属空白,无人涉及。第二章隋唐五代石刻引用《诗经》概况。结论指出:隋唐五代时期石刻引用《诗经》方式灵活多样,主要有明引、化用等类型;统计出直接引用及化用《诗经》整句的材料中,引用《风》的数量最多,其次为《雅》,《颂》最少。这体现出该时期《诗经》的政治教化意味有所消弱,时人更多地从其“文本”进行理解,同时亦与石刻“歌功颂德”之性质相关。第三章隋唐五代石刻引用《诗经》異文。本章将隋唐五代石刻引用《诗经》整句之材料与传世《诗经》造行对比,对其中的異文以《诗经》305篇为顺序逐条进行分析。经调查发现,这些異文包括文字、词彙、句子三个层次。文字方面的異文主要有異体字、通假字等,其中通假字数量多於異体字,这应是与当时刻经、正字等运动相关,文字的使用相对规范:词彙方面的異文有同交词、近义词的更换;句子方面的異文主要为句序的差異等。引用之異文形式多样,说明时人引用《诗经》非常灵活、富于创新。第四章隋唐五代石刻引用《诗经》重言词。《诗经》中的重言词形式整齐、聱律和谐,形式简潔而不冗繁,这些特点都契合碑文凝綀典雅又需表情逵意之要求,故多引用之例。我们考察了隋唐五代石刻引用《诗经》的重言词,归纳出这些词彙主要为形容词,其次为凝聲词。其功能主要为描景、抒情。第五章隋唐五代石刻引用《诗经》典故词。我们对隋唐五代石刻引用《诗经》的典故词进行了祥细分频,根据这些词彙的意义分为“品行美德”、“貌情友谊”、“爱情婚姻”等类型,进而对这些典故词的特点造行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