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庭农场是最主要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形式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以及各类现代农业经营组织扶持政策的不断出台,我国家庭农场的数量和规模迅速增长并逐渐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占据了主要地位。每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提出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引导规模经营健康发展,完善家庭农场认定办法,扶持规模适度的家庭农场。然而家庭农场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制约因素,资金缺失是家庭农场普遍面临的问题。如何解决家庭农场资金难题成为当前国家、社会以及各级政府关注的焦点。本文在回顾已有文献、对家庭农场、融资需求等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基于农业信贷补贴论、农村金融市场理论、不完全竞争市场论以及融资结构理论,以江苏省南通市和浙江省金华市的部分家庭农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111家家庭农场进行问卷调查,获得第一手数据资料。对家庭农场主的文化水平、社会关系、农场的经营类型、经营规模、年均实际收入等基本情况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本文主要对家庭农场的融资需求结构与融资需求满足度这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一般性描述与SPSS方差检验方法对不同种植类型家庭农场的融资结构进行分析后发现:(1)融资渠道具有趋同性:四类种植农场在有资金需求时首选的融资渠道都是正规金融机构;(2)融资规模差异性:融资金额从高到低依次是蔬菜种植型农场>水果种植型农场>粮食种植型农场;(3)融资用途差异性:不同种植类型的农场所需资金的具体用途不相同;(4)融资期限及利率差异性:粮食种植型农场所需融资期限最长,蔬菜种植型农场所需融资期限最短。其次对家庭农场的满足度特征进行描述,分别从资金供给方与需求方分析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利用Tobit截取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找出融资满足度的具体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农场主的受教育程度、农场土地规模、农场实际年均收入、贷款渠道、贷款方式、贷款期限对农场融资满足度都具有显著性的影响。其中,农场主的受教育程度、农场土地规模、农场实际年均收入、贷款渠道等具有正向影响;经营类型、贷款方式、贷款期限对满足度存在负向影响。最后针对以上结论,提出以下建议政策:家庭农场主应主动学习,提高经营管理能力,实现自我发展;金融机构针对不同类型的家庭农场,创新涉农金融产品;政府充分发挥能动作用,引导农村金融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