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菜夜蛾蛹黑突变体的适合度变化及其黑化机制研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lot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Hübner)(鳞翅目:夜蛾科)是一种重要的世界性分布的多食性农业害虫。甜菜夜蛾蛹黑突变体(Spodoptera exigua melanic mutant,SEM)是2003年自湖北省荆州市棉田中采集的正常型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 wild-type,SEW)经室内用人工饲料饲养至6代出现,其表型为蛹黑色,至今12年,蛹黑色性状稳定,未发生任何分离变化或回复突变,成为甜菜夜蛾的一个稳定的蛹黑突变品系(SEM)。本研究对SEM的形态进行连续观察,对适合度变化进行了系统比较研究,研究了黑色素合成相关基因在SEM品系和SEW品系之间的差异表达及其转录调控机制,为深入认识蛹黑突变形成机制,进一步解释蛹黑突变与相关生物学性状改变之间的联系提供理论依据,为全面了解SEM品系产生的机制提供理论基础。取得以下研究结果:1甜菜夜蛾蛹黑突变品系较正常品系的适合度明显提高甜菜夜蛾SEM品系在蛹期表现出整体黑化,在卵期、幼虫期、成虫期与SEW品系无显著差异;SEM品系化蛹后6h完成蛹表皮的黑化过程;SEM品系的世代发育速度比SEW品系显著加快,相比SEW品系蛹重增加13.16%、交配率提高25.60%、交配次数增多66.67%、产卵量提高148.19%,有更高的净生殖率(R0=275.66)和种群增长指数(I=123.73);SEW和SEM品系之间交配次数最高的是两品系杂交组合(♀SEW×♂SEM为2.40±1.30次;♀SEM×♂SEW为2.43±1.22次),其次是SEM品系自交(1.97±1.01次),最低的是SEW自交(1.44±0.62次)。这些结果均表明SEM品系适合度较SEW有明显提高,与已有报道的多数实验室发现的黑化昆虫适合度较正常品系普遍降低的现象正好相反。综合分析本研究结果和已有报道的14例黑化昆虫的适合度变化研究结果,黑化昆虫的适合度变化不依赖于黑化来源、黑化时期和黑化类型等因素。2酪氨酸羟化酶过量表达是甜菜夜蛾SEM产生的主要原因运用简并引物PCR克隆得到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基因、多巴脱羧酶(Dopa decarboxylase,DDC)基因和漆酶2(Laccase2)基因片段,并通过RT-PCR方法比较了SEW和SEM品系中三个基因的表达水平,发现SEM品系中TH和DDC过表达;运用RACE技术克隆分别得到两品系TH和DDC的c DNA序列,且运用q RT-PCR技术研究了这两个基因在SEW和SEM品系化蛹前后表皮组织中的表达谱;序列比对分析结果表明SEW和SEM品系的TH和DDC编码的氨基酸序列没有差异;在SEW和SEM化蛹前后,TH表达丰度普遍高于DDC,在预蛹期,SEM中TH和DDC相对表达量分别是SEW中的15.19倍和32.44倍,在0h蛹期,DDC在SEM品系的相对表达量是SEW中的3.08倍;通过注射ds RNA干扰SEM五龄幼虫的TH,能在一定程度上使SEM蛹色变浅;用TH的抑制剂(3-IT)饲喂SEM品系五龄幼虫至化蛹,蛹的黑色变浅程度随3-IT浓度提高而增大,0.75 mg/g 3-IT可以使68.2%SEM蛹黑色出现变浅;当用1 mg/g DDC的抑制剂(L-α-Methyl-DOPA)饲喂SEM品系五龄幼虫至化蛹,只有20%SEM蛹的黑色发生较小程度的变浅。结果表明TH和DDC的过量表达与SEM品系的蛹黑表型相关,且TH的作用比DDC更重要。3酪氨酸羟化酶基因启动子结构预示复杂的调控机制通过Genome Walking技术克隆得到美国甜菜夜蛾正常型(US wild-type)、SEW品系和SEM品系的TH转录起始位点上游2.38kb启动子序列;运用JASPAR数据库对TH基因启动子区的顺势作用元件进行预测,找到24个转录因子100%相似的作用元件,数目共计55个;在TH启动子区内找到7个类似核受体转录因子βFTZ-f1作用元件的位点;运用双萤光素酶报告分析系统,在Sf9昆虫细胞中研究了TH基因启动子活性,定位了TH基因启动子基础活性区域和调控区域。4βFTZ-f1基因在甜菜夜蛾SEM中过量表达综合运用Genome Walking技术和3’RACE技术克隆得到甜菜夜蛾US wildtype、SEW和SEM品系的βFTZ-f1的c DNA序列,并且运用RT-PCR和q RT-PCR技术研究了βFTZ-f1在SEW和SEM品系化蛹前后表皮组织中的表达谱;序列比对分析结果表明SEW和SEM品系的βFTZ-f1编码的氨基酸序列有一个氨基酸不同,SEM品系和US wild-type有四处氨基酸差异;预蛹晚期βFTZ-f1表达水平最高,在SEM表皮中的表达量是SEW中的7.48倍;0h蛹期,βFTZ-f1在SEM表皮中的表达量是SEW中的1.74倍;说明βFTZ-f1基因过表达可能与SEM蛹黑表型形成有关。5酪氨酸羟化酶基因受到βFTZ-f1和FTZ的正向调节运用真核表达载体和双萤光素酶报告分析系统,在Sf9昆虫细胞和人的He La细胞中过表达βFTZ-f1分别可以将TH启动子活性提高2.66倍和1.6倍;Sf9细胞内过表达βFTZ-f1的辅激活子FTZ可以将TH启动子活性显著地提高1.79倍;通过EMSA试验在TH启动子区定位了一个FTZ的结合位点,未能定位到βFTZ-f1结合位点;FTZ结合位点的缺失和突变不影响βFTZ-f1和FTZ对TH启动子活性的上调作用;最后,构建TH启动子的截短载体结果证明在TH转录起始位点上游-2200~-2160区段内可能存在βFTZ-f1的结合位点。综上所述,SEM品系适合度较SEW品系显著提高,是鲜有的实验室黑化昆虫适合度提高的案例;TH基因过表达是SEM品系形成的主要原因;βFTZ-f1和FTZ能够正向调节TH基因启动子活性,并且TH基因启动子区可能存在新的βFTZ-f1结合位点。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新媒体以内容丰富、传播迅速等优势,成为获取资讯的主要手段,网民充分掌握了话语权,社会表达趋向多元化。但新媒体的发展也引发了新的问题,各种错
大麦条纹花叶病毒(Barley stripe mosaic virus, BSMV)是大麦病毒属(Hordeivirus)的典型成员,其编码的TGB1是一个多功能运动蛋白,具有RNA结合、RNA解旋酶和自身互作等功能。T
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是一种危害严重的死体营养型病原真菌,它能够侵染并危害的植物达75科450多种,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分布。从湖北、陕西、四川省各
稻曲病是由Villosiclava virens引起的一种水稻穗部病害,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研究利用SNP和RAPD两种分子标记对湖北省不同水稻田的稻曲病菌进行群体遗传多样
这两句话是经常用的.但并不在成语词典中出现.它们的出处也不在一处.“上善若水”是出白《老子》。原文是“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北京大学教授任继愈先生对这句话的解释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