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氏针灸三通法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观察

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cx1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研究目的通过观察贺氏针灸三通法(微通法、温通法、强通法)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探讨贺氏微通法、温通、强通法治疗慢性湿疹的治疗规律,为针灸治疗慢性局限性肥厚性皮肤病提供一种规范且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案。2.研究对象所有病例来源于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就诊于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皮肤科的慢性湿疹患者,共69例。3.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5月)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北京地区中医常见病证诊疗常规》,(谢阳谷、曹洪欣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8月)4.研究方法采用单中心、随机、对照的实验设计。本研究将69例受试者按照随机、对照、分组原则以2:1的比例分成两组(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23例)。5.治疗方法治疗组为贺氏针灸三通法组,治疗方案为:①火针,取穴为阿是穴,即皮损局部,由皮损边缘逐渐向中心点刺,每针相距1cm左右,皮损增厚明显处可稍密集性点刺,针数多少视皮损大小而定。②刺络放血拔罐,取穴为肺俞、膈俞、委中,用梅花针叩刺,以局部皮肤潮红、微渗血为度,用闪火法将玻璃罐迅速扣按在刺络部位,约10分钟后起罐,取罐后用消毒棉球擦净血迹。叩刺时的力度和留罐时间根据患者的证型而定。实证重叩,留罐时间可稍长些;虚证轻叩,留罐时间不宜过长。③毫针,取穴为风池、风市、曲池、血海、足三里、三阴交。操作方法:诸穴采用毫针刺法,平补平泻。治疗组:火针疗法,每周1次;刺络放血、拔罐、毫针等疗法,每周3次。对照组:皮损局部外擦糠酸莫米松乳膏(艾洛松乳膏)。每天1次。疗程4周。6.观察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后记录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ASI)评分、瘙痒评分,并观察不良反应,疗程结束时进行疗效评估,疗程结束1个月后随访。7.统计学处理根据收集的临床资料,对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均由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各组数据均以x±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P>0.05表明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有统计学上的差异。8.结果①疗效评价:治疗组总有效率85%;对照组总有效率70%,无显著差异(P>0.05);②EASI评分:治疗组治疗前后在改善表皮剥脱、苔藓样变及皮损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值经T检验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瘙痒评分:治疗组在改善瘙痒程度、部位、频率及总评分方面均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改善瘙痒频率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与单纯外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相对比,贺氏针灸三通法在控制瘙痒及反复发作方面更为突出,但两组治疗前后差值经t检验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随访复发率:治疗组14.71%,对照组71.42%,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均较少。9.结论贺氏针灸三通法治疗组在改善慢性湿疹的表皮剥蚀、苔藓样变及缓解瘙痒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组。
其他文献
在前期改造中,由于原脱碳塔不能满足当时生产工艺要求而被更新.通过诸多方面因素的考虑和比较,最终决定新脱碳塔的吊装采用人工吊装--双桅杆(等高)抬吊就位(见图1).此方案被
目的观察静脉溶栓治疗早期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48例心肌梗塞患者,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效率及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8例
0引言江苏恒盛化肥有限公司为充分利用现有生产装置和公用工程设施,以节约投资、技术上先进可靠、经济合理、降低消耗、提高产品质量、注重项目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均
目的探讨和分析采取静脉溶栓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2例经笔者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标记法将上述选取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
0前言我公司为满足氨醇扩能改造需要,新增3台D-8/285~320型氮氢气循环压缩机,该机在经过空负荷、0.3 MPa(出口表压)空气负荷试车后投入生产使用.在氨合成系统触媒升温还原过程
<正>医院洁净手术部系统工程设计与施工医用气体管道系统工程设计与施工生物安全实验室设计与施工洁净动物实验室系统工程与施工制剂室净化工程设计与施工洁净配套设施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