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中国建设发展“五位一体”总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生态文明地位的再度提升,中国的发展方式必然是绿色、低碳的发展。建设生态城区是在区级行政区域推进“五位一体”,建设生态文明,结合本区实际情况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生态城区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找到合适的评价方法对指导生态建设、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成都市成华区为研究对象,遵从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对成华区生态城区建设进行了评价和分析。归纳国内外生态城市、生态城区理论,在国家和四川省相关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从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三个方面筛选出23个指标,构建成华区生态城区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熵值赋权法,结合成华区生态城区建设的实际数据,确定成华区生态城区建设评价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综合指数评价模型对成华区2009-2014年生态城区建设情况进行定量评价和分析,得到成华区生态城区建设水平发展趋势。再根据评价结果,对经济发展与污染物排放情况采用回归方程模拟变量之间的关系。成华区2009-2014年生态城区建设总体状况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经济、环境、社会三个系统协调发展。主成分分析法和熵值法赋权的结果显示,在2009-2014年间,对经济发展子系统影响最大的指标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单位GDP能耗;对环境保护子系统影响最大的指标是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化学需氧量排放强度、氨氮排放强度、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环境保护投入占GDP比重;对社会进步子系统影响最大的指标是人口密度和城镇登记失业率。2009-2011年成华区正处于生态城区建设的初期阶段,各子系统综合得分的增长速度比较快。从2012年开始,成华区走向生态城区建设的发展阶段,综合指数都高于平均水平,指数值保持着持续的增长,但年增长速度有所减缓。针对成都市成华区生态城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对成华区生态城区建设中产业结构、污染控制、生态建设、社会保障方面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