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因里希·沃尔夫林艺术风格理论研究

被引量 : 20次 | 上传用户:FSFA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沃尔夫林的艺术风格理论的核心是“艺术史的基本概念”,它并不是要分析个性化的审美创造的独特之处,而是要分析美何以被创造出来。也即,艺术风格理论就是最普遍的再现形式。艺术的盛衰兴亡的形态学分类将艺术发展与生命周期相比拟,不足以表征审美创造的独特可能性。沃尔夫林在认识到这个问题的基础上,由现代科学思想的发展和现代艺术运动的历史背景为他创造的独特可能性出发,经过对古典艺术、巴洛克艺术特征的全面考察,进而进入整个再现艺术历史的研究,将整个西方艺术发展史,尤其是文艺复兴以降的再现艺术发展史,纳入一个统一的概念体系。这个概念体系的基础是古典艺术和巴洛克两个相对的风格图式,两者之间的辨证发展可以归纳为五组概念,即线描方法向图绘方法的发展,平面向纵深的发展,封闭的形式向开放的形式的发展,多样性向同一性的发展,主题的绝对清晰和相对清晰。沃尔夫林认为这五组概念作为先验范畴是人类观看世界的固有模式,它们是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的表征,说明审美创造的可能性是多种因素的统一。所有这些因素又可以被归于形式感这个概念。沃尔夫林赞同“风格—价值”整体论,反对将形式当作内容之容器的观念,而是将艺术品看作是由不同质的层次构成的整体,在这一整体中,价值不是固定的,而在于实现审美理想的过程之中。他一方面指出需要“典型”、“精致完美”,另一方面又指出从最严格的意义上并不存在“精致完美”,这是要说明创造作为过程的特性,这个过程是众多艺术家不断付出艰苦努力的过程。沃尔夫林理论研究的心路历程由对古典艺术和人文精神的研究开始,渐渐归于一种多元文化的观念,这种观念是人文主义普适价值观和历史主义所倡导的对每个民族、每个时代、每一个体的独特创造的理解两个方面,两个方面的统一以独特的方式回应了现代思想中关于事实和价值关系问题的争论,将对审美创造的完美性的永恒的观看,纳入一个永恒的、见之于具体艺术实践的流动过程之中,其研究不但对再现艺术的历史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说明,也为系统地表征西方现代艺术、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以及理解现代科学作为一个文化过程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视角和完整的理论。沃尔夫林的理论见之于完美的普适价值和永恒流变的艺术潮流之间,他力图说明审美创造是人类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完善的进入世界的方式,这种方式中对永恒的追求和对无限的追求各自具有其合理性,但各自又只能说明人类理想中的一个方面,当我们将这两个方面纳入两种人与世界的沟通方式之间的辩证的钟摆式运动时,我们的视野变得清晰了。这样,沃尔夫林的艺术风格理论意味着人与世界沟通的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没有绝对的孰优孰劣之分,但表明审美创造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乃至不同的个体之间存在着多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是无法预测的,但是它都意味着人与世界的两种沟通方式之间的关系,赋予人观看世界、与世界沟通的视野。
其他文献
作为国家人力资本保值与增值的一个重要方面,公务员工资管理日益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要领域。科学合理的工资管理不但能使政府部门谋求到优秀的人才,同时将大大增强公务员
品特戏剧在中国的接受是民族经典经传播成为世界经典的一个有意义的案例。中国的品特戏剧批评既反映了自身的进步,又显示出品特戏剧创作的发展。未来的品特批评可在比较研究、
近代以来,在西方文明的强力冲击下,中国发生了重大改变,在生死存亡的巨大压力下,中国传统社会与文化的性质如何、出路何在,成为有识之士关心的头等大事。梁漱溟与陈序经的看法,极端
肺癌已占据全球癌症死亡的首位,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上升,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肺癌总数的80%,其恶性度高,对放疗、化疗不敏感,5年生存率不足15%。研究发现,恶性肿瘤细胞
跆拳道运动具有健身、体闲、竞技等功能和价值,它符合现代体育的发展趋势,并且对现代体育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生理与心理的研究与分析,体育运动对提高生理机能以及维持生
本文依托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光纤器件的亚微米制造理论与关键技术,系统地研究了PC型光纤连接器端面的超精密研磨与抛光技术。主要内容包括:1.探讨了光纤连接器回波
乡镇文化站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是文化工作者联系广大群众,推进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纽带。当前,如何转变工作职能,充分发挥乡镇文化站的作用成为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
中国现代远程教育自1999年以来得到迅速发展,电大开放教育是中国远程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但远程教育的高辍学问题并没有引起社会足够的重视。本文分析了影响远程学习过程的多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是我国和江苏省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是根本解决“三农”问题,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重要途径。目前江苏省农村剩余
IT投资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界和学术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有关组织在IT方面的大量投资能否为组织带来相应的价值,即IT“生产率悖论”的研究由来已久。随着IT投资的日益增大,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