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小鼠急性毒性试验,评价胡椒酸己二胺的安全性;采用高脂血症大鼠模型,研究胡椒酸己二胺对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及其用机制,为其药用价值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1、胡椒酸己二胺以5g/k g给药剂量,0.6 ml/20 g灌胃体积,灌胃给药后连续观察14d,记录小鼠毒副反应情况,解剖小鼠观察主要脏器组织变化。2、雄性SD大鼠78只,适应性饲养1周后,测定基础血清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随机抽取12只作为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余作为造模组喂以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再次检测血清TC和T G,比较造模前、后血脂水平,以TC、T G显著升高为造模成功。将造模成功的大鼠按血清TC和TG水平分层,并随机分为高脂模型组、辛伐他汀阳性药物组(10mg/kg体质量)和PAH高剂量(10mg/k g体质量)、中剂量(5mg/k g体质量)、低剂量(2.5 mg/k g体质量)组。每日灌胃给予各受试物,第4周末,麻醉动物,采集血清,测定TC、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空腹血糖(FPG)及空腹胰岛素(FINS),同时制作石蜡切片,光镜观察各组大鼠肝脏组织形态变化。 结果:1、观察14 d后,所有小鼠存活,未见任何毒性反应,各主要脏器无异常改变。2、PAH高、中剂量组血清TC、LDL-C水平较高脂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高剂量组LDL-C水平较阳性药物组差异更为显著(P<0.01);PAH各剂量组TG水平均较高脂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PAH低剂量组HDL-C水平显著高于高脂模型组(P<0.01)和阳性药物组(P<0.05)。3、PAH各剂量组M DA含量均较高脂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高剂量组较阳性药物组降低显著(P<0.05);中、高剂量组SOD活性较高脂模型组升高(P<0.01),高剂量组较阳性药物组升高差异显著(P<0.05);中、高剂量组 GSH-PX活性较高脂模型组升高,以高剂量组作用更显著(P<0.01)。4、PAH各剂量组 FPG较高脂模型组降低显著(P<0.01);PAH中剂量组 HOMA-IR较高脂模型组降低(P<0.05)。5、中剂量组明显改善肝细胞肿胀情况,对肝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结论:胡椒酸己二胺毒性低,且具有降脂、降糖、改善胰岛素抵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