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来源 :陕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ly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收集2010年1月-2014年12月底前国内所有已发表的中医药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中文随机对照研究(RCT)文献,按照循证医学的方法,评价中医药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疗效,从而为中医药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运用提供科学证据,并为临床深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方法:根据事先制定的文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全面检索中国知识基础设施(CNKI,2010.1.12014.12.31)、中文检索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VIP,2010.1.1-2014.12.31)、万方数据资源系统(2010.1.1-2014.12.31)、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2010.1.1-2014.12.31)。对所纳入的文献提取数据资料,进行文献方法学质量评价。并采用临床总有效率、尿RCB计数、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为指标,评价中医药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疗效。统计学数据选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3软件,进行处理分析。  结果:共检索到873篇文献,经过初筛和复筛,去除与本研究无关的文献861篇,最终纳入12篇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试验,共计1004例患儿进入本次系统评价。纳入本研究的12篇文献Meta-分析显示中医药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与同期西医对照组治疗结果相比较,整体治疗效果要高于对照组,并且在降低尿红细胞计数、24小时尿蛋白定量、提高血清白蛋白等指标优越性更明显。  结论:本次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试验存在局限性,科研方法尚不够严谨,故对此次结果的解释应该持有谨慎态度。中医药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有必要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高水准质量的多中心、大样本完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为中医药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提供更多科学而可靠的证据。
其他文献
一目的:从路氏滋燥汤对诱导型干燥综合征(Sj(?)grens syndrome,SS)小鼠免疫学、病理学影响的角度,探讨干燥综合征发病机理及路氏滋燥汤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作用机制。二方法:选用C57小鼠为实验对象,用同种异体小鼠的颌下腺制备抗原,加CFA(完全弗氏佐剂),加白百破疫苗给动物多点注射,诱导SS(干燥综合征)动物模型。造模第二天开始给治疗组小鼠以路氏滋燥汤治疗,每天一次,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
学位
目的:分析比较胡桃夹现象中血尿合并蛋白尿患者中伴有和不伴有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等因素的差异,为帮助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依据;分析胡桃夹现象合
目的本文通过对黑升麻提取物(Actaea racemose,AR)干预的体外培养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骨分化指标(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钙沉积水平)以及ER/NO/c GMP信号通路分子(一氧化氮合酶NOS、一氧化氮NO以及环磷酸鸟苷c GMP)的检测,从而得出AR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有效,同时推测ER/NO/c
第一部分 PHⅡ-7体外抑制肿瘤细胞侵袭迁移作用及机制研究  背景:肿瘤侵袭迁移是恶性肿瘤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导致肿瘤治疗失败、肿瘤复发和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目前
本文探讨了“全球性语言”及其相关的理论问题,并针对目前汉语国际传播尚无明确目标的状况,提出了汉语国际传播的远景目标——让汉语成为一门“全球性语言”。文章提出了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