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主要玉米自交系的耐旱性分析及苗期耐旱性QTL发掘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cmdgj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片保水力和叶片丙二醛含量,结合水分胁迫下的幼苗存活率,评价了53份玉米自交系的苗期耐旱性,筛选出耐旱系13份、中等耐旱系16份和旱敏感系24份。在水分胁迫下,耐旱系的叶片相对含水量较高、叶片保水力强、丙二醛含量低,胁迫解除后,植株恢复生长。随着胁迫强度增大,旱敏感系的叶片保水力下降、叶片相对含水量和丙二醛含量迅速降低,复水后,植株不能恢复生长。叶片相对含水量和保水力是玉米耐旱性的重要指标,可用于评价玉米自交系的苗期耐旱性。利用63对SSR引物分析了5
其他文献
荸荠常规繁殖以球茎进行无性繁殖,繁殖系数低,而且常以小荠留种,使品种退化严重。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方法,可以快速提纯复壮,保持原种的优良特性,达到快速繁殖良种试管苗的目的。本次
小麦的野生近缘植物中间偃麦草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拥有许多抗逆、抗病虫等优异基因。通过人工远缘杂交方法获得的小偃麦材料是十分重要的小麦遗传改良材料。 本研究以中间
新型栽培种与普通栽培种杂交后代在产量上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因此在常规育种中引入新型栽培种资源,可以有效地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许多研究结果表明,新型栽培种(Neo-tuberosum)资源中蕴含着低还原糖、高淀粉含量、抗病性等许多优良的性状,是拓宽现有遗传资源背景和选育低还原糖含量品种的重要种质资源。目前,我国马铃薯生产中适合加工专用的品种很少,高质量原料薯供不应求。加工型品种的选育仍是国内马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