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论证针刺配合髌骨推捏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实用性、科学性,证明该法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手段;同时对该疗法的作用机理进行研究,探讨该病与关节液内一氧化氮(NO)值有无相关性。方法:1.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期间,在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推拿科就诊的,符合膝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的病人共1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法,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髌骨推捏法治疗。两组均每日1次,以10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2.两组分别在初次治疗前、10次治疗后对患者进行临床症状评分,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并观察组间及两组疗效。3.两组患者均于初次治疗前和10次治疗后抽取膝关节液,并进行关节液NO值测定,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NO值,探讨该物质与膝骨性关节炎是否相关。结果: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对照组临床控制1例,显效13例,有效62例,显效率为16.3%,总有效率95.0%;治疗组临床控制3例,显效29例,有效46例,显效率为36.3%,总有效率9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治疗前两组关节液NO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经治疗后,两组关节液一氧化氮值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通过组内比较,P<0.01,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进行组间比较,P<0.01,说明治疗组关节液NO值低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3.经统计学检测,可认为临床症状积分与膝关节液NO值的增加呈正向直线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r=0.581、P<0.01)。结论:针刺配合髌骨推捏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优于传统的针刺治疗,是一种安全经济、实用简便的治疗方法,其作用机理可能与降低关节液NO值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