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Myostatin基因是肿瘤生长因子-β(TGF-β)超家族成员之一,是一种负向调节骨骼肌发育的分泌型蛋白。Myostatin基因自然突变的牛会出现肌肉量的显著增加,表现为“双肌”表型。利用基因打靶的方法破坏小鼠的Myostatin基因会引起小鼠肌肉的肥大和增生进而导致肌肉量的显著增加。我国生猪饲养量、猪肉产量位居世界第一,猪是我国肉品供应的第一来源,同时由于猪与人在生理特征、基因结构上更为接近,可作为非常理想的研究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因此采用基因打靶的方法生产Myostatin基因缺失猪,不但有助于在畜牧业生产上改良育种,提高胴体瘦肉率,也可以作为实验动物模型进行肌肉萎缩等相关疾病的研究。本实验首先构建了猪Myostatin基因敲除载体pFlexible-DT-MSTN-SA-LA,在猪Myostatin基因的第三外显子处定点引入突变,经核移植和胚胎移植,获得了5头Myostatin基因敲除的转基因猪。实时荧光定量PCR与western blot证实Myostatin基因的表达在Myostatin基因敲除猪与野生型猪上,差异并不显著在对猪Myostatin基因转录调控模式的进一步研究发现,人与鼠的启动子区的序列特征较为接近,牛与羊的启动子区的序列特征最为相似,猪的Myostatin启动子与牛、羊较为接近,与人、鼠略远,都存在FoxO1、SMAD2、MyoD转录因子的结合位点,但不存在牛羊特有的cdxA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转录因子FoxO1、SMAD2、MyoD在Myostatin基因敲除猪和野生型猪上的表达,结果表明Myostatin基因敲除猪和野生型猪相比,其转录因子的表达量并没有显著差异,因此推测Myostatin基因敲除猪与野生型猪无显著差异,可能由于单侧基因的失活并没有反馈抑制转录因子表达的降低,而是转录因子的正常表达对另一条染色体上的Myostatin基因的表达起到了剂量补偿的效应。本实验结果为今后进一步研究myostatin基因调控、演化机制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