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代表选举问题研究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ui2483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主是当代社会发展的潮流,也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政党政治使政党成为拥有政治权力的重要政治主体,党内选举是通过投票的方式实现党内权力授受的程序性行为,党内选举要解决的就是政党权力的具体归属问题。以改进完善党内选举制度来推进党内民主的实现,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由之路。党内选举是否能选出充分体现广大党员的意愿、充分代表广大党员利益、具有较高参政议政能力的党代表,直接影响党的代表大会作用的发挥。  中国共产党党代表选举问题,既是学术界探讨的一个重要热点,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具有特殊意义,主要在于中国共产党的权利具有特殊性、中国共产党在政治权利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党员干部对党的发展的至关重要性。目前地方党代表选举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折射出党内民主选举的两难困境,我们要正确认识民主选举的双重性质,借鉴民主选举的有益做法,推行公开竞争性选举,完善党内民主选举机制。  本文旨在揭示问题,探究原因,并提出解决之道。第一章提出党代表选举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从选举人的民主权利、党代表名额分配、选区划分、推荐提名、选举方式、监督机制几个方面加以阐述,虽然近年来党内选举制度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需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第二章分析党代表选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别从思想意识、制度体系、选举程序、监督机制等方面加以分析,对党代表选举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追本溯源。第三章提出解决党代表选举问题的路径,强化选举人民主权利、优化党代表产生机制、完善候选人提名制度、改革选举竞争机制、建立健全选举监督制度及选举跟踪机制等,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加快推进党内民主建设,以党内民主带动和发展整个社会的民主进程。
其他文献
列宁逝世以后,俄罗斯步入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时代,在极其落后的经济状况下,在面对来自国内外的各种敌对势力的威胁下,斯大林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并最终形成了自己的
信访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设计,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和意识形态基础,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信访在巩固政治权威合法性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在目前社会转型
志愿者活动在中国蓬勃发展,志愿者在无私奉献的过程中形成了可贵的志愿精神。联合国前任秘书长安南说过:“志愿者精神的核心是服务、团结的理想和共同使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的
冷战结束后,由于政治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越美关系逐渐好转,美国解除了针对越南的贸易封锁,并且与越南恢复了外交关系。本文旨在用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越美关系正常化及贸易发
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中共中央、国务院2008年作出的重大决策,是继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村经营又一项重大变革。我国经济学、社会学界对此研究成果较多,但是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