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效线性化方法在基于位移与能量抗震设计中的应用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busyouwe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基于位移和基于能量的抗震设计中,准确评估结构在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响应是其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而等效线性化方法作为一种实用的弹塑性结构简化计算方法,具有概念清楚、应用范围广等特点,在结构抗震设计研究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该方法通过调整线弹性计算模型的周期和阻尼建立等效线性化模型,使得结构的弹塑性响应可以通过弹性分析获得,所以等效线性化模型的合理建立是保证该方法准确评估结构弹塑性响应的关键。目前,各国研究者已基于不同等效模型提出了多种等效线性化方法,而对各种等效线性化方法在基于位移和基于能量抗震设计方法中的应用效果评价研究较少,本论文将对美国AASHTO规范、日本桥梁抗震规范JPWRI、美国加州CALTRANS规范中采用的等效线性化方法,以及Gulkan和Sozen实验方法、Iwan经验公式法五种等效线性化方法,在基于位移和基于能量抗震设计方法中的应用进行分析讨论。在直接基于位移抗震设计中采用等效线性化方法将结构等效为线性体系进行强度设计,分别对这五种方法计算得到的结构基底剪力进行比较,得出G&S法计算的基地剪力设计值最为保守,其余四种方法对结构基底剪力的计算结果比较接近。从各方法的等效参数和结构参数对计算结果的分析比较可知,等效周期的计算方式、结构屈服后刚度系数对基于位移抗震设计影响较小,而设计延性系数对计算结果的影响较大。最后,通过算例分析各等效线性化方法应用下的结构设计强度值,与理论分析结果相吻合。在基于能量抗震设计中采用等效线性化方法简化计算结构弹塑性地震输入能,分析各等效线性化方法的计算精度和适用范围,以及结构参数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对中等周期和中长周期范围的结构,四种等效线性化方法对弹塑性地震输入能的计算精度较高,其中caltrans法和iwan法的误差相对稳定,且平均值在10%以内,而对短周期范围的结构计算误差很大,主要原因在于短周期范围下等效线性化方法高估了结构的等效周期。从总体上看,结构参数中延性系数对短周期范围结构能量谱的计算精度影响较大,且随着延性系数的增大计算误差也在增大,屈服后刚度系数对等效计算结果的影响不明显,初始阻尼比对中长周期范围的计算结果有明显影响,且随着初始阻尼比的增大,等效线性化方法对能量谱的计算误差逐渐减小。基于上述对弹塑性地震输入能量谱简化计算的评估结果,显然,等效线性化方法不适用于近似估计短周期结构的弹塑性地震输入能,对于中等和中长周期的结构,其中iwan法的计算结果精度较高,因此,本文采用遗传优化算法对iwan法在短周期范围下的等效参数进行优化分析,将所取结构模型与地震荷载组合下求得的最优参数解进行拟合,得出短周期结构的等效周期拟合公式,并与非线性时程分析的计算结果比较,证明了拟合公式的合理性。
其他文献
接触问题是一种工程实践中常见的,复杂的,典型的非线性问题。经典的数学方法和力学方法对大多数接触问题都难以解决,需用数值计算方法来进行分析。数值计算方法的迅速发展使
铝合金材料由于其独特的性能优势被广泛的应用于空间结构、航空、海洋石油平台等领域,由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使这些金属结构呈现出从微观损伤到宏观失效的复杂过程,针对这一破
所谓“免疫”,顾名思义就是免除瘟疫(主要指细菌、病毒感染),而免疫力是指免除瘟疫的能力.当病毒入侵机体时,机体能够动员如海陆空三军一般的防御网(个体的免疫力如同一个国
期刊
本论文提出了一种低过热度浇注技术,即“通过旋转的冷却辊将液态金属冷却,并强迫其注入结晶器”,为有效解决低过热度浇铸工艺带来的水口堵塞问题提出了一种新方法。利用CFD商
三体船以其在性能方面的诸多优势,应用前景广阔。近年来国内外对于三体船的研究渐趋活跃,有关研究已经取得较大进展。三体船设计及船型优化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对其阻力性能的准
本文针对DF型内燃机车机务行车数据采集诊断及信息提示系统的研发目的、整体设计及装车实验进行了系统分析论证。机务行车数据采集诊断及信息提示系统旨在建立一个集动态质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和工作环境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标准。建筑物中的工频电磁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在建筑物设计期间,研究建筑物内的电磁环境模型,通过定量计算给予定性评价,并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电磁屏蔽,可以减小人们的重重顾虑,为人们营造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这必将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针对配电房对建筑物周围电磁环境的影响,对现有配电房的电磁场进行实测与仿真分析研究。进而为待建配
防控疫情需要自觉配合rn疫情属于重大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关系到社会的公共安全.公民个人疫情期间的旅行史、接触史,并非不可触碰的个人隐私.及时、如实汇报,这既是对公众的责
期刊
局部放电在线监测与模式识别技术是及时发现变压器内部局部缺陷和故障隐患的重要手段。目前,局部放电模式识别的研究内容主要有放电特征量和模式分类器等。本文在国内外现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