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性别”,本意是男女有别。人一出生,性别及其意识就处于发展中,而学前期是幼儿性别获得的关键期之一。目前,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中国也正处于转型期。多元价值及其文化使得性别意识、行为模式面临前所未有的变化和挑战。 无论如何,性别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内容,并非如常识所说“两小无猜”。作为幼儿性别获得关键期,幼儿有“问”,也有“猜”。这意味着,幼教研究从理论与实践层面进行相关探讨,是无法回避的。本研究课题,基于W市四所幼儿园调研,以幼儿园性别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以幼儿性别发展状况与幼儿家长的性别认识为参照,为幼儿性别教育意识与行为的改善出谋划策。 本论文共有五章。第一章,交代话语背景。第二章,探讨幼儿性别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包括幼儿性别教育的学理依据、幼儿性别发展的实际情况与幼儿家长性别教育的思想行为。第三章,基于幼儿园性别教育观念行为的问卷调查,分别从教师对性别教育态度、现实的实施情况、认识与行为间关系、教师背景和实施条件影响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第四章,对出现幼儿园性别教育问题的原因——传统文化与社会思潮影响、科学研究与政策法规引领缺失、幼儿教师培养不足、幼教内外部条件限制进行解析。第五章,提出提高认识、健全制度、重在落实三个层面的改善对策,以提高幼儿园性别教育的成效,改变幼儿园性别教育的现状。 笔者体会,性别教育及其研究,关涉广泛深远,需要权宜应变,不可等闲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