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铁路能力不仅是运输资源配置的基本条件,也是评价资源运用状况的重要指标;铁路能力计算&评估是一个比较经典的研究课题,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意义及实践应用价值。本文系统的分析评述国内外关于铁路能力计算&评估的理论与方法的主要发展脉络及发展趋势;针对能力计算准确性不尽如人意的现实问题,充分把握铁路能力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从基础设施物理拓扑结构——旅客市场需求——时刻表规划角度提出高速铁路列车服务——需求意向集合,以完成给定时间内列车服务——需求意向集合(TSDIS)所需占用基础设施时间为目标更新能力的衡量标准,构建时刻表规划阶段无运行图条件下高速铁路车站节点、线路和路网的能力计算与评估框架体系,提出相应的能力计算与评估的策略和方法,并给出具体的算法与案例应用,探讨优化的使用方式下高速铁路基础设施能力计算&评估之理论&方法。本篇论文主要研究工作与创新点归纳总结如下:1、提出了铁路能力计算&评估衡量的新标准本篇论文根据能力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特征,依据高速铁路车站、线路、路网特点及其所服务的客流特征,结合不同时段作业要求,探讨从基础设施物理拓扑结构——旅客市场需求——时刻表规划角度定义高速铁路列车服务——需求意向集合(TSDIS),以完成特定的列车服务——需求意向集合(TSDIS)所需的基础设施占用时间作为衡量高速铁路能力的新标准。基于不同场景与条件,将高速铁路能力划分为基础能力、现实能力、可开发能力。2、高速铁路能力计算&评估相关基础时间项的研究总结铁路基础设施能力的影响因素众多,但大多影响结果最终都体现在时间维。本篇论文分析了列车运行的静态描述与动态过程,总结分析了闭塞时间与基础设施占用时间、间隔时间与最小间隔时间、缓冲时间及维修时间,改变目前铁路能力的单纯刚性计算而加入柔性分析,提高能力计算&评估结果的可信度与准确性。3、混合类型条件下高速铁路列车运行计划的综合平衡分析列车运行计划决定了铁路基础设施的使用方式,论文研究了在混合交通流条件下列车数、平均速度、稳定性、异质性及其相互影响关系,提出了Pareto最优状态下列车运行计划的综合平衡思想,以Pareto最优条件下的异质性数值作为铁路能力计算与评估、列车运行计划编制与评价的基本标准依据。4、高速铁路能力计算&评估方法研究及案例应用根据客流时空分布规律,从客流市场需求的角度,基于一定的服务质量要求,构建了一定服务质量条件下的高速铁路能力计算与评估体系。(1)高速铁路车站能力计算&评估方法研究及案例应用根据高速铁路车站自身特点及其所服务的客流特征,结合不同时段作业要求,定义并构建各时段特定场景的列车服务——需求意向集合t@s-tsdis,总结分析了几种高速铁路车站能力计算与评估策略,并提出总体层——局部层的双层模型体系计算&评估高速铁路车站能力,应用于某高速铁路车站BJSS,运用双层模型体系,在总体层得出了某时段BJSS站t@s-tsdis任务列表中列车占用车站股道的优化时序,并通过局部层的检验最终得出了完成BJSS站t@s-tsdis任务列表所需的时间(即BJSS站的时段能力),并指出BJSS站能力瓶颈所在。(2)高速铁路线路能力计算&评估方法研究及案例应用依据UIC406能力手册,将列车数、平均速度、异质性及稳定性作为能力使用的核心元素,定义了高速铁路线路列车服务——需求意向集t@l-tsdis,兼顾运输服务质量与铁路运营效益,构建多目标(最小化异质性、最大化可靠性、最小化运行时间)优化的高速铁路线路能力计算与评估模型(Mathematical Program for Line Capacity, MPLC),给出了MPLC以问题为导向的带约束的多目标滚动优化的模型求解算法(改进的Pareto存档进化策略与交互法相结合),并将模型与算法应用于京沪高速铁路线路能力计算与评估。我国高速铁路线路可分为城际型、通道型、网络末端型,本文提出的高速铁路线路能力计算与评估的模型与算法不仅适用于京沪线这种通道型的,也同样适用于城际型及网络末端型高速铁路线路的能力计算与评估。(3)高速铁路路网能力计算&评估探讨了高速铁路列车服务网络设计问题,分析了网络化条件下轨道交通系统的能力,提出了高速铁路网络服务质量框架体系及高速铁路网络能力计算与评估的基本思路;针对高速铁路网是一个多级递阶控制系统的特点,分析了高速铁路的网络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