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任何一个投资者而言,在进行投资的过程中都会涉及到投资策略选择的问题。奉行积极干预策略的投资者,往往偏好风险追逐超额收益,但是为了跑赢市场,风险投资家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精力和时间来进行资产组合配置,同时也需要独到的眼光和敏锐的洞察力。
若是投资者没有特别的信息,不能确信他们的投资管理技术能够赚取超额收益,对他们来说最优的投资策略就是购买指数基金或者购买与市场基准指数的构成相似的证券组合。这种情况下,应该奉行被动投资策略,构建稳健的资产组合,从而获取市场水平的平均收益。
美国经济学家马克维兹在1952年提出了证券投资组合理论,开启了投资组合管理理论的开端,奠定了投资组合理论发展的基础,标志着投资分析理论的诞生。在随后的时间里,投资组合理论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资本资产定价理论和有效市场理论等,这些理论是支撑被动投资的基础。
被动投资又被称作是指数化投资,常常以长期收益和有限管理为目标。而指数型基金以指数成份股为投资对象,奉行被动投资策略。但因为各种因素的存在,常常会使指数型基金的收益率与标的指数对应的收益率之间存在偏差。这种偏差被称为跟踪误差。跟踪误差的控制效果一直是投资者选择指数基金的重要参考指标。对于采用被动投资策略的指数型基金的管理者而言,跟踪误差越小,指数基金的运作状况越理想。所以严格控制跟踪误差、降低基金跟踪误差一直是其投资的重要理念和目标。
本篇文章以被动投资的三大理论基础投资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理论和有效市场理论作为讨论的开端。选用沪深300指数、博时300基金和大成300基金2007年、2008年和2009年的周收益率作为历史数据,用均值法和标准差法计量跟踪误差,先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再用市场模型γi=αi+βi×γm+εi进行回归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