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举足轻重,而自然环境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工业文明以来,人类社会盲目追求经济增长,对资源和能源进行了长达数百年的掠夺式开发和过度使用,使得全球资源已经到达枯竭的边缘。寻求替代能源和对传统能源高效利用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议题。目前,新能源在人类可使用能源中的比重很小,不足以替代传统能源的作用,并且新能源开发和替代技术短期内难以得到大规模应用,因此,单靠开发新能源难以缓解能源问题,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对传统能源的节约使用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可以说,提高能源效率、节约节能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防止全球变暖的最重要的途径,也是在现阶段缓解能源危机、解决环境问题的最根本、最有效、最直接的措施。早在20世纪70年代,节能产业就进入投资者的视野,一种合同能源管理的节能投资方式应运而生。进入21世纪以来,经过多年的积累性发展,支持节能产业发展的节能技术的适用性与经济性开始逐步与市场接轨。在政策的大力支持和民众的广泛关注下,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开发如雨后春笋般脱颖而出,迅速发展,已逐步形成产业化规模,并显现出极高的市场价值,逐步占据了政府决策和企业投资的主流。但是,应当看到,节能产业的发展面临资金困难。提高能源效率的途径要么改造传统的能源技术,要么研发替代技术产品。但是技术创新具有高风险、长周期、高成本的特点,需要大额的资金支持和持续培育,特别是像仍不太成熟的节能技术,单纯依靠政府或企业自有研发资金,难以维持大规模的节能技术研发活动。节能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活动需要的资金缺口巨大。预计到2020年,节能与新能源行业总共至少将有2万亿元左右的资金缺口需要填补,出现了资金供应链上的真空地带。创业投资作为一种创新的金融手段,是培育技术创新的重要组织机构。在节能行业利益的诱导下,创业投资进入节能产业,跟原有企业进行共同治理和控制,不仅能给予资金的支持,而且创业投资高水平的研发团队和高素质的管理模式给企业带来增值服务,增加了技术创新和产业成功孵化的砝码。本文第一部分介绍了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的现状,界定了相关概念并制定了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构建了创业投资进入节能产业的五种理论基础,包括利益相关者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生态文明理论和外部性理论,分别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创业投资为节能产业提供投资支持的理论依据;第三部分分析了中国节能产业的融资需求,介绍了现有的节能服务市场机制——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通过对比不同的节能融资方式,提出创业投资支持节能资金供给的优越性;第四部分分析了创业投资的市场状况,用实证方法验证了创业投资对技术创新的作用,用聚类分析法分析了中国创业投资的行业和区域分布,得出了创业投资绿色化投资趋势的特点,为支持节能产业发展提供了基础;第五部分探讨了创业投资支持节能技术创新的机制。从节能技术创新概念界定和特点入手,探讨了创业投资与节能技术创新的相互适应性,然后从资金供给、管理支持、集群推动和风险分担等四个方面论述了创业投资对节能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第六部分针对目前创业投资节能产业投资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最后提出政策建议:组建公私外三方合作的混合型创业资本模式,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以民间资本为主体,大力引进海外资本,促进节能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