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认或者隐而不说——杜拉斯创作论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wx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玛格丽特·杜拉斯的文学创作涉及小说、戏剧、电影、随笔等多个领域,本文立足于作家的生平,来探索其作品的思想境界,力图挖掘出其间潜隐的种种深层意蕴,使得对杜拉斯的阅读,尽可能达到神与质的合一。 “绪论”将作家的主要人生经历与创作成就互相关联着作一概略介绍。第一章将视点聚焦于杜拉斯作品的镜像特质。她的所有作品都建立在日常生活的废墟之上,童年时代殖民地的生活以及母爱的缺损,在她早期的代表作《抵挡太平洋的堤坝》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而非写实性的作品《平静的生活》显示了作家在贫困与不平等的阴影下仍然拥有着从绝望走向希望的巨大力量,她用不倦的写作来暗示:她的小说比她的生活还真实。第二章侧重于杜拉斯作品中的爱情言说,这爱情在生死之间无处不在。迷狂的劳儿是她所有书中所写的女人的来源,以致于在她其后的作品中若隐若现,而拉康的精神分析解读尽管引起了杜拉斯某种女性作家敏感的反感,却使劳儿的形象具有了精神分析的研究价值。第三章由笛卡尔的命题引出杜拉斯的“我写故我在”。杜拉斯充分运用自己的女性身份给自己带来的一切体验,表现出一定的私人化写作倾向。她以《写作》作为自己晚年的封笔之作,阐明了她关于写作的基本立场,也宣告了写作是她把握世界的有力方式。
其他文献
袁思亮(1879—1939),字伯夔,自号蘉庵,湖南长沙府湘潭县人,清光绪朝山东巡抚署理两广总督袁树勋的长子,晚清诗坛泰斗陈三立的学生。生于光绪已卯五年1879年十二月十四,终于民国二十八
在宋词的发展历程中,柳永和苏轼都是以变革者的姿态出现的,柳永的"以赋为词"和苏轼的"以诗为词"在北宋词史上是有着重要的前后因承关系的.但是,,《乐章集》"传布四方""天下咏
在20世纪90年代的女性写作中,海男的小说可以说是新生代女性书写中的标志性作品.她的小说持续不断地、大胆、坦然地表达了女性最隐秘的生命体验,从女性的身体、爱欲出发构造
本论文分析了同被称为“新写实”小说主将的两位湖北女作家,池莉和方方的创作。方方坚持知识分子的创作立场,而池莉则执着于市民本位。 本文随后讨论经验观念及方方小说与池莉
该文主要针对王安忆在《心灵世界》中所谈到的小说创作观念,从写作学的角度分别从其小说创作观念中的材料、情感、思想认识等维度解析王安忆的小说创作理念.第一部分,解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