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生学习数学一般包括体验环节、语言环节、图画环节和符号环节。体验环节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第一个环节,语言环节、图画环节和符号环节的展开需以体验环节为基础。体验环节是指学生在开放的、个性化的情境中借助自己的感官,有意识地去接触有形物体,从而获得对物体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直接认识,为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奠定感性基础的活动。体验环节包含同化、分类、排列和配对活动。遵循小学生思维发展具有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逐步过渡的特点,小学生在小学数学教学的体验环节中将获得的直观和感性认识,这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体验环节的问题,并力图探讨改进体验环节的思路。全文共五个部分,分别是序言、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体验环节理论解读和实践表现、体验环节存在的问题、原因和据此提出的改进建议。其中为了更好地介绍体验环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践表现,本文第二部分提出体验环节与小学数学不同课型中的关联和注意事项。通过研究可知,小学数学教学中体验环节存在的问题包括体验目标缺失与模糊、体验时间不充分、体验活动流于形式和体验工具开发不足。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教师对“体验环节”概念错误解读、教师对体验工具选择的片面认识和运用和教师对学生的感官训练不足。为改进小学数学教学中体验环节实施,提出教师明确体验目标设计、发展学生感官能力、确保学生明确体验活动的基本步骤和运用体验活动过程的互动生成策略等改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