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非常规、隐蔽性油气藏正在成为勘探的重点,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奥陶系碳酸盐岩是“新疆大庆”产能建设的主要战场,目前在塔北、塔中、和田地区发现多个大型油气田,三级储量当量近18亿吨。碳酸盐岩油气藏的地质特点,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的特点:①是埋藏深;②是储层非均质性强,孔洞之间主要靠裂缝进行连通;③是油气水分布特征复杂,不同储集空间油气富集程度存在巨大差异,勘探开发难度大。通过多年勘探开发一体化的探索,目前已经明确:裂缝预测和油气检测在碳酸盐岩勘探开发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裂缝定量研究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近几年,随着“两宽一高”技术的推进,通过OVT域处理技术的攻关,已经获取保幅性更好,更利于裂缝预测的5D道集数据。通过基于5D道集数据的解释,实现了裂缝方向量化研究。研究区位于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轮台凸起的南部,奥陶系地层油气资源非常丰富,是油田上产增储的主要领域。在碳酸盐岩储层勘探、开发一体化实践中,主要面临最大难题是大型缝洞体系连通性分析以及裂缝渗流方向分析不明确问题,并确定缝洞体系的边界。在全方位三维地震采集数据的基础上,本次研究的重点是裂缝研究,对强非均质性深埋碳酸盐岩裂缝的分布、性质进行精细描述,指导缝洞连通性分析。利用五维地震道集数据的叠前裂缝定量预测技术是本次研究的重点。为了更加有效地提高裂缝预测精度,系统地分析了常规分方位处理地震数据应用于裂缝预测的最大缺陷,即方位划分后偏移处理的数据所反映的各向异性并不是地下同一反射点的真实各向异性。五维数据的应用是通过优选偏移距范围,满足资料成像的条件,保证不同方位上数据能量的一致性,同时需要对上覆地层的各向异性进行校正拉平,保证迫在振幅方位各向异性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因此,应用五维地震数据预测裂缝具有如下优势:一是可灵活地优化偏移距,解决了方位划分与椭圆预测原理之间的矛盾,保证椭圆拟合数据样点数量与质量的要求;二是可与实钻结果进行交互式分析与质量控制,提高分析结果的可信度。通过对五维地震数据的有效分析与应用,认为:应用五维地震数据可有效提高裂缝预测的精度,指导了缝洞体系连通性的研究,为开发区块高效井组的布设提供可靠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