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讲述了有机/聚合物电致白色发光器件的研究现状。针对目前单分子电致白色发光材料材料种类少及其单掺杂单发光层的有机电致白光器件易发生浓度淬灭、器件性能差等问题,设计合成了噁二唑桥连的双核铂-铂环金属配合物以及吲哚并咔唑桥连的双核铱-铱和铂-铂环金属配合物等两类双核环金属配合物。通过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元素分析、飞行时间质谱等手段表征了这两类双核环金属配合物的分子结构;并研究了它们的热稳定性能、光物理性能。同时以合成的双核环金属配合物为发光材料,制作了单掺杂、单发光层(SEL)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PLEDs),研究了桥连基团、三芳胺和噁二唑功能基对器件电致发光性能的影响,获得了二类结构新颖的单分子有机电致白色发光磷光材料。本论文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设计合成了噁二唑桥连的双核铂-铂环金属配合物(C8dfppy)2Pt2(dipic-OXD)。对比单核环金属铂配合物(C8dfppy)Pt(pic),(C8dfppy)2Pt2(dipic-OXD)的二氯甲烷溶液在326nm处出现了新增的紫外吸收峰,(C8dfppy)2Pt2(dipic-OXD)的固体薄膜呈现了显著抑制的聚集态发光。在掺杂浓度为1%至8%的条件下,(C8dfppy)2Pt2(dipic-OXD)掺杂的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PLEDs)呈现了更加稳定的电致发光光谱,(C8dfppy)2Pt2(dipic-OXD)的聚集态发光得到了有效控制,器件的电流效率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在未进行优化的条件下,器件的最大亮度为411cd/m2。2.设计合成了6种以2,4-二氟苯基吡啶为主配体,以三芳胺或噁二唑修饰的吲哚并咔唑蓝色荧光发色基团为桥的新型有机双核铱-铱和铂-铂环金属配合物。在掺杂浓度为1%到2%时,(dfppy)2Pt2(dipic-C8ICZ),(dfppy)2Pt2(dipic-TPAICZ)以及(dfppy)2Pt2(dipic-tBuOXDICZ)掺杂的PLEDs均得到了白光发射,但在8%高掺杂浓度下,由于双核环金属铂配合物的强烈聚集态发光,器件只得到了橘红色发射。其中,以(dfppy)2Pt2(dipic-TPAICZ)为掺杂剂的单发光层单掺杂PLEDs在掺杂浓度为1%时,获得了十分稳定的白光发射,色坐标为(0.33,0.35),非常接近纯白光点(0.33,0.33),最大亮度为209cd/m2。但相对应的三个双核铱-铱环金属配合物掺杂PLEDs则主要呈现的是双核铱-铱环金属配合物的本征态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