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西方圣经文学研究的蓬勃发展,国内学者也陆续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圣经的文学特征》的翻译正是在这一趋势下应运而生。该翻译任务受中国圣经文学研究领域的领军人及《圣经文学研究》的主编梁工教授所委托,目的是为了加强圣经文学研究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圣经的文学特征》主要从文学角度对希伯来圣经进行探讨,属于一篇学术文章。该论著的引进有利于促进中西方在圣经文学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和沟通,为国内致力于该领域的学者提供参考,从而促进中国在该领域的发展。笔者在2013年下半年利用三个月的时间完成初稿,经导师修改后12月份正式交稿。笔者在翻译该文本时选用的理论依据是纽马克提出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采取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相结合但侧重前者的翻译策略。翻译过程中,笔者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挑战,如专业术语和专有名词翻译、长难句翻译、引文翻译等,但都通过各种途径解决了,如查阅各种资料,推理分析,向导师和原作者请教等。由于笔者所选用的是偏重语义翻译的翻译策略,翻译结果呈现一定程度的超额翻译。通过这次翻译实践笔者认识到:第一,翻译具有困难性,是一种二度创作。第二,翻译时不但要注重表达,也要重视理解,理解是对译者最严峻的考验。第三,译者在选择翻译文本时必须谨慎,不假思索地接受任何翻译任务是危险的;第四,掌握一定的翻译理论和文体学知识有助于译者制定翻译策略和确定目标语语言风格;第五,随着现代网络科技的发展,翻译产出的节奏越来越快,翻译速度对译者越来越重要。第六,翻译策略须灵活,翻译方法须多样,翻译工具须充足。该译文的不足之处是,由于笔者的知识面和表达能力有限,译文不能完全体现原作者罗伯特的学术能力和渊博知识。本报告一共分为四部分。第一章对此次翻译任务进行了描述,包括任务来源,任务要求和目标;第二章对翻译过程进行了描述,包括译前准备,对彼得·纽马克翻译理论的介绍,在该理论指导下对原文本的分析和翻译策略的制定,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等;第三章进行了详细的案例分析,包括术语翻译、长句和复杂句翻译、引文翻译、注解翻译;第四章总结了通过这次翻译实践得出的经验和教训以及翻译中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