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环境激素皂甙元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室模拟条件下研究皂甙元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以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为指标,研究皂甙元加入后对土壤微生物数量、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脲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的影响。同时,研究了不同环境因子处理条件下皂甙元在土壤中的降解行为。主要研究结果如下:皂甙元进入土壤环境后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对细菌的影响表现为轻微的激活作用。对真菌、硝化菌的影响表现为抑制作用,且高浓度皂甙元110mg·kg-1处理的对其抑制作用最明显。对氨化菌、放线菌的影响表现为低浓度皂甙元40mg·kg-1处理对其有激活作用,高浓度皂甙元110mg·kg-1处理对其有抑制作用。整体看来,皂甙元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前期,后期基本上恢复到对照水平。在土壤酶活性的动态试验中,皂甙元的加入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表现为激活作用,随着皂甙元浓度的增加激活作用也增强。对蔗糖酶的影响表现为抑制作用,但表现的较迟缓,在第14天才表现抑制现象。对脲酶的影响表现为前期有激活作用,第7天时激活作用最明显,后期逐渐恢复到对照水平。从酶活性动态变化过程来看,皂甙元对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脲酶的活性所产生的影响是轻微的、短期的。皂甙元在土壤中的降解符合指数降解动力学方程,即土壤中剩余皂甙元的浓度与在土壤中培养的时间呈负相关,在降解过程中微生物降解占主导作用,皂甙元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12.86d,在土壤中属于容易降解的物质。不同硝化/脲酶抑制剂的加入对皂甙元降解的影响是不同的,双氰胺的加入对皂甙元降解没有影响;硫脲的加入对皂甙元降解有轻微的抑制作用;氢醌的加入对皂甙元的降解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氢醌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高浓度氢醌处理后对皂甙元降解的半衰期比对照延迟了60.10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