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在十多年中已逐渐步入新的发展业态。基于此环境,我国经济社会正逐步完善其整体发展结构,并努力提升行业的分工效率。2017年,中央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经济改革要从供给侧入手,从生产要素方面推进各产业向更高级的方向发展。第一、第二产业作为传统行业,在经济社会中均处在较为重要的地位,也是作为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新一轮产业优化调整政策极为关注的部门。而第三产业作为较新兴的产业,随着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也应结合供给侧改革,研究该产业的优化发展问题。安徽第三产业在近十多年间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其产业内结构、就业人员结构和增长拉动方式上仍处于较低水平。金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力支撑,也是经济优化升级的重要着眼点之一。资金的流转与配置贯穿第三产业优化发展的全过程,因而结合供给侧改革背景,研究金融对安徽第三产业优化发展的支持作用,对于安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首先阐述研究背景与意义,整理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并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然后对与研究有关的概念进行阐释,详细阐述了金融发展与产业升级发展的有关理论,并详细分析了金融影响第三产业发展升级的理论传导机制,使得两者之间的作用关系更加清晰,为下文的现状分析和实证分析做铺垫。同时,对安徽第三产业发展情况、安徽金融发展情况以及安徽金融支持第三产业发展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安徽第三产业发展总体较好,但新时期下的优化升级水平仍有待提升。安徽银行业发展在不断完善,存贷款余额均迅速上升,但资金利用效率总体不高;证券业和保险业均发展较快,服务经济社会能力不断提高,但其相比银行业在规模与增速上仍显不足。而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银行、证券和保险金融机构都在逐步提升对第三产业优化发展的支持力度;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接着在实证方面,先利用熵值法对安徽省以及省内经济区的第三产业发展的综合指标进行评价;继而在此基础之上,选取了2005-2017年省级时间序列数据和区域间面板数据,借助VAR模型和面板分析方法对安徽金融支持第三产业优化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在较长时期中,安徽金融规模、结构与效率的优化均能促进第三产业更好发展,且规模与效率的作用显著;在短期中,金融结构对于第三产业影响较为突出。并且省内不同区域间,金融发展对于第三产业发展又有各自的特性。最后根据现状分析和实证结论,提出完善金融体系,积极扩大金融发展规模;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优化金融结构;发挥银行信贷的融资作用,提高金融效率;把握不同区域经济金融特性,促进各经济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