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建立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发挥中医药的优势,提高中风病的临床疗效,以及探讨获得极高社会效益的机制。基于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提高临床疗效的机制,评价中医药的参与对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的影响,揭示其改善中医证候、减少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提高生活质量、日常生活能力,降低病死率及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治疗费用、增加满意度和社会效益的机理。
方法:观察符合风痰瘀阻证型的病例50例,将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组)和对照组(卒中单元组)。对照组按照卒中单元指南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药辨证论治及中医康复。两组病例均进行中医证候改善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积分评定、生活质量量表评定、日常生活能力评价( BI)、病死率及住院时间评定、治疗费用 、总体疗效评定等临床疗效评价。
结果:①结果表明: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伴发疾病对比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别(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评分在第14天与对照组相比较无明显差异,而第28天无论基本恢复人数以及显著进步人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与对照组比较,28天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下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 28 天后生活质量分级评分两组 1 级卡方值为 23.30,P值均小于 0.05,故可认为治疗组在生活质量上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相比,治疗 14 天、28 天,治疗组、对照组生活能力显著提高,具有显著意义;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住院天数减少5天左右,两者有明显差异,而住院费用并未明显增加,且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
结论:卒中单元是治疗中风病最有效的方法。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发挥中医药的优势,能够提高临床疗效,缩短住院时间,而且整体治疗费用并未明显增加,社会经济效益得到提高。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提高临床疗效的机制在于:①通过整合中医和西医二者之间独特的临床优势,形成统一、互补的治疗有机整体,可以形成更加有效、满意的治疗结果;②制定统一的,规范的,系统的的临床操作方案,具体由卒中专业小组指导,监督并实施,以有效提高临床诊疗的更优化;③中医药的全程参与,中医康复手段的早期介入,个体化辨证论治的融入,对中风患者的预后影响较为明显,可降低中风后遗症的发生率;④给予患者及其家属健康教育学习,正面鼓励指导,督促其主动化规范化的康复锻炼,对出院患者定期复查、或电话随访,有助于促进预后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