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外贸易作为经济增长的外部因素,一直以来都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各国制订经济发展战略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及繁荣的对外贸易使其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焦点。但到目前为止,针对两者关系的总量层面研究可谓百家争鸣,尚无一致结论。为此,本文认为展开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依然存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采用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两个层面的问题: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与对外贸易之间的关系;②对外贸易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机制。本文首先回顾了业已存在的各种相关理论及实证研究,并在总结其中的缺点与不足后,展开了对外贸易与我国经济增长关系的总量研究。由于对外贸易作为大国国内市场补充的一种重要形式,在不同的市场供求情况下,会对国内经济产生不同的影响。为此,本文按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市场供求状况,将我国的经济发展历程划分为短缺经济和过剩经济两个阶段,并分别论述了不同阶段中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具体作用,以求全面探讨两者间的关系。但由于规范分析难以得出两者间明确的因果关系,故实证分析随即展开。实证结果充分肯定了长期和短期内,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研究了对外贸易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机制。按照目前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成果,劳动、物质资本在短期内对一国的经济增长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随着要素投入的持续增多,要素边际产量最终归于零,因此在长期内,以人力资本、技术进步为核心的全要素生产率将构成了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以此为依据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了对外贸易确实可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决定要素---劳动力就业、物质资本积累、人力资本积累、技术进步产生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