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幼儿园教育要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保护和启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幼儿全身心和谐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强调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应是全面的、启蒙性的。要求幼儿教育应注意各领域内容的相互渗透,要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强调“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教育的衔接要求课程的衔接,幼小衔接教育最终还必须借助于幼小衔接课程的实施来进行。因此,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幼儿园教育,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所要求的“与小学教育相互衔接”,怎样设计课程?怎样组织课程内容?又怎样科学地实施课程?以便使之既能够适应幼儿的身心发展的特点,体现出课程的适宜性,又能够很好地使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相互衔接呢?这些问题值得思考、探究。本研究综合使用文献法、问卷调查、观察和访谈等方法。从衔接教育中的课程入手,采用定量的调查研究方法,对幼小衔接的两头,即幼儿园和小学教师的课程观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管理等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研究分析目前广西幼小衔接课程的现状,剖析幼儿园中幼小衔接课程改革的优势以及面临的问题,进而提出幼小衔接新课程与建构实施建议。调查中,我们发现幼小衔接课程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师对衔接教育的认识还存有偏差,课程观念陈旧。2 课程目标过于集中,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3 教师对教材的依赖性较强,课程内容有待进一步改善。4 课程实施手段滞后,资源的有效利用不充分。5 课程管理较为单一,不利于课程的发展。建议幼儿园中幼小衔接课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建构实施: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更新幼小衔接的课程理念.幼小衔接课程是幼儿主动建构知识以及意义的过程,是幼儿现实生活世界的整体图景,不是特定的分科知识。(二)明确课程目标,着力于幼儿适应小学能力的培养,包括对幼儿进行入学意识的教育,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培养幼儿的基础学力和良好的学习品质,做好入学前的准备,对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这包括对幼儿主体性的培养、发展人际交往能力和责任心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