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广场设计初探——当代中国广场设计中存在的一些误区分析

来源 :青岛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8583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广场是一种古老的文化,直到今天它还显现出勃勃生机。城市广场是一种伟大的传统,它独树一帜、影响并改变了许多文明的进程。与它相关联的是一种特定的文明方式,尽管只是一个城市造型元素,它的意义却远远超越了人的生活空间,它是一种共同生活理想的展现,早已成为世界各地城市效仿的榜样。因为其物质属性,我们今天还能感受它、敬佩它、研究它。 对中国而言,城市广场是一种来自异国的文化现象,但它正极大地改变着中国人的生存空间。不同文化的碰撞本应激发新的思想,但盲目的文化移植导致了城市空间的畸形,片面的理解和简单的模仿使这一伟大传统中的和谐与生机荡然无存,结果是造成了城市空间的荒芜。本文比较分析了中国当代广场建设中各种不同类型广场中的典型例子,尝试着来对当前中国广场建设中所存在的一些缺点和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论文的开始部分首先阐述了城市广场的起源和学术定义,对城市广场这一概念从社会学和历史学角度进行了归纳;接下来通过对比欧洲城市广场空间形态的演进过程和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理念之间的差异,来指出这一差异存在背后的社会文化、思想根源;最后通过对中国当代城市广场建设中几个重要城市的著名广场的建设背景、空间形态和功能组织等方面的比较分析,尝试找出当前中国城市广场建设热潮中所存在的一些误区和通弊,来希望在以后的城市广场建设中能引起一定程度的重视。
其他文献
本文透过前述不同国家地区之经验分析,总结出推动城市规划设计中公众参与机制的因素;再经由过去数十年的公众参与相关理论论述过程中衍生出的经验历程,透过台湾地区公众参与实践
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经历了长期的发展与演进,从仅仅关注高价值的历史性文物建筑,到关注其周围的历史环境,再到关注更广泛的一般性历史建筑;从仅仅关注历史建筑的物质形态层面
2005年普利茨凯奖获得者,美国建筑师汤姆·梅恩(Thom Mayne)以其富有创造性的建筑实践反映着时代精神和美国南加州特有的文化。在多元共生,快速变化的复杂环境和时代背景中,梅恩
21世纪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步入改革和发展的新时期。近年来随着全国高校的扩招,国内很多大学纷纷修建建筑馆或者改建己有系馆以满足更加复杂的功能需求。作为教学活动的场所,建
当前我国居住区正在以每年5%——10%的速度更新和扩张,对城市和社会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在住区建设中普遍出现的居住区封闭的问题,无论对城市,还是对居住本身都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我国当前城镇化率已经达到37.3%,正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小城镇作为城乡联系的纽带,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局限于物质环境的小城镇规划,空间规律得不到应有的
幼儿园作为幼儿教育实施和运作的基本平台,在现代幼儿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之相对应,如何将现代幼儿教育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贯彻到幼儿园建筑设计中,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研
太原市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城市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的不合理以及“摊大饼式”的单核心城市蔓延扩张造成城市无节制的土地消耗和生态
学位
近几年我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了大量的中小套型高层住宅项目,这是对长期以来我国高层住宅偏向开发的调整,也是适应多元化生活与居住模式的结果。同福利分房时代的小面积住宅不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