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是在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演变成为全球大危机的背景下,以中国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的答记者问文本和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组织的答记者问文本为语料,基于疫情在中美两国发展的阶段性特点,运用趋近化理论作为分析框架,从历时和共时角度分析了中美两国在面临突发卫生事件时所采用的趋近策略,旨在探究双方语料上的差异,揭露健康话语中易被忽视的隐藏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丰富健康话语研究内涵,扩展趋近化理论的实用范畴。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在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演变成为全球大危机的背景下,以中国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的答记者问文本和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组织的答记者问文本为语料,基于疫情在中美两国发展的阶段性特点,运用趋近化理论作为分析框架,从历时和共时角度分析了中美两国在面临突发卫生事件时所采用的趋近策略,旨在探究双方语料上的差异,揭露健康话语中易被忽视的隐藏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丰富健康话语研究内涵,扩展趋近化理论的实用范畴。同时,本研究通过自建小型语料库,运用批评认知话语分析和语料库研究方法,以进一步实现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研究发现,中美双方分别由第一阶段的SAT和STA话语模式向第二阶段的STA模式转变,来降低民众对于外部威胁的恐慌,帮助国内民众建立抗击疫情的信心,并解决新冠疫情在国内造成的危机。中美双方健康话语的相似之处在于,双方趋近化策略增长趋势同外部实体威胁的增长趋势相同并以空间趋近策略为主。从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中方外部实体威胁降低,趋近策略也随之减少。美方外部实体威胁上升,趋近策略随之增加。由此证实,话语中的趋近化策略会明显增加以应对外部实体对内部实体产生的威胁并实现最终的话语目的。中美健康话语的趋近化分析表明,其差异主要存在于三个方面。首先,中方健康话语相对更具有客观性,而美方话语则略带有歧视色彩和偏见。在空间趋近化中,中方健康话语客观区分内部实体和外部实体阵营,全力对抗外部实体的威胁。但不同的是,美方话语将中国话语中属于内部实体范畴的词汇划分为外部实体阵营,呈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其次,在时间趋近化中,中方话语更多地关注现在和未来的转变,表明发言人善于反省并解决问题以争取未来积极的结果。而美方话语则习惯于采用不同的时态来揭示来自外部实体的趋近威胁。第三,中方话语呈现自下而上的主动性,而美国话语则相反。对于中方话语来说,无论内部实体积极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还是外部实体消极价值观都呈现给听众,来确保他们的主动权。但是这在美国的话语中却很难体现,这是因为美方话语主要向民众强调政府和国家的积极态度。建立和完善良好的应急健康话语体系需要多方合力。面临突发卫生事件时,在领导和专家及时有效地整合信息源的努力下,媒体发言人利用空间趋近策略、时间趋近策略和价值趋近策略向公众客观传递权威信息,公众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并制定合理对策以应对潜在的威胁,所有这些必要的过程最终形成良性循环,构建有效的应急卫生话语体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其他文献
<正>我们开设"建十聊书画"专栏,藉此来探讨中国书画笔墨技巧及精神层面的关系,解读一个好的书画家是如何通过"寄兴笔墨"来表达个人修养、品格和心胸的。北宋的苏轼在《文说》中谈到他的散文写作时说:"吾文如万斛泉涌,不择地而出。在乎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东坡先生提倡的是一种如天马行空潇
<正>如果说,绿植是城市里的“清新剂”,为城市增添生机,令人心旷神怡,那么多肉植物,便是平凡生活里的璀璨烟火,为生活平添一份好心情。“入坑”种植多肉的人一定深有感触,自从养了多肉植物,生活更充实。它那可爱的外形,仿佛是宠物,让人总会记挂它的安好。
<正>“王老师,您好!这是田田在小学生活的最后几天了,非常感谢您的帮助、关心和教育。小学是她人生中最重要的成长历程。我想您会是她从前、现在、将来遇到的最好的老师之一。田田一定会把您铭记在心里。您帮助她慢慢走出内心的困境,让她勇于面对生活的挫折。您挽救了她,也就是挽救了我们这个家……”这是我曾带过的一名六年级学生家长发来的短信。短信里讲到的这个叫田田的女孩子平时很内向,在班级里就像是一棵默默无闻的小
<正>意象式文人山水画指的是通过描绘"外在之景"以表达"心中之境"的文人山水画,景观的地理属性和纪实表现并不是画家所关注的重点,更多的是借景抒情,属于"意象式"文人心境的表达。毋庸置疑的是,文人山水画在中国山水画历史上占据主流,这与中国艺术史上掌握艺术评论话语权者的身份及其文化喜好有关,也与中国传统哲学观有着密切的关联。文人山水画起源于魏晋时期,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用户数量大幅增长,软件维护型项目随之兴起并与日俱增。软件功能增加引起结构复杂度的提升、项目文档的缺失、维护团队人员流失以及管理人员的更换、业务模块的多样性和业务需求的复杂性,增加了软件测试人员的维护难度。尽管团队人员对维护项目中各个模块业务需求的熟悉程度参差不齐,但维护项目迭代时间相对充裕,维护人员可以通过任务分配方案在回归测试过程中不断学习,从而提升对未知模块的熟悉程
数学问题的提出是指“学生在已有的数学经验的基础上,对具体的情境给出自己的理解,并建构有意义的数学问题的过程”。一线数学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采用以下策略有效地培养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能力:巧用情境,适时追问,提出数学问题;变化延伸,沟通求联,提出数学问题;拓展思考,发散思维,提出数学问题;建立联系,应用化归,提出数学问题。
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渗透德育是社会网络环境优化的必然需求,是中职教育现状的内在需要,也是学生个人能力成长的必备素养。但在实际教学中,不乏存在学生分辨能力有限、教师教学有所忽视、网络教学环境不佳等问题。基于以上情况,本文以优化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德育质量为研讨目的,从提升自我管控意识、汲取教材德育要素、列举实际生活案例、净化网络教学空间、渗透行业必备素养等角度出发,探究德育渗透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