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巢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受长期、大量污染物排放的影响,巢湖水质严重恶化。巢湖水生生态系统退化,蓝藻频发,给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已被列为我国重点治理的三大淡水湖之-。南淝河是巢湖-条重要的入湖河流,因此对南淝河受污染水体的治理对改善巢湖水质具有重大的意义。本研究以位于南淝河西侧滨湖湿地森林公园中的林下表面流湿地为对象,探讨水力负荷、水深及有无水生植物对表面流湿地系统净化污染河水效果的影响,以期为林下表面流湿地的高效运行提供参数。结果表明:(1)土壤对氮的吸附主要发生在前4 min内,之后趋于饱和;土壤对磷的吸附主要发生在1500 min之内,之后趋于饱和;(2)淹水前后土壤对氮的吸附量分别为992.08 mg/kg和1508.93 mg/kg,增加了52.01%;淹水前后土壤对磷的吸附量分别为256.43 mg/kg和534.75 mg/kg,增加了108.59%; (3)水力负荷的增加导致表面流湿地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下降。水力负荷为50 cm/d时,该湿地系统对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最好。总氮(TN)、氨氮(NH4‘)、硝氮(N03-)及高猛酸盐指数(CODMn)的去除率分别为16.84%、7.88%、33.95%和11.96%;(4)在水深40cm且种植水花生的条件下,该湿地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最好。TN、NH4+、N03-和CODMn的去除率分别为28.77%、23.13%、70.03%和7.71%; (5)随着水力负荷的增加沟渠溶解氧含量均值逐渐增大,由低到高分别为1.14 mg/L、1.62 mg/L和2.29 mg/L,且沟渠中溶解氧的消耗主要发生在沟渠的前半段;(6)碳氮比(C/N)显著影响湿地对TN的去除率,当入水C/N值在0.744-0.889之间时总氮去除率最高。综合水中N、P等污染物去除效果和湿地建设工程量及成本,林下表面流湿地的沟渠中宜种植水花生、水深宜采用40 cm、水力负荷控制在50 cm/d、水力停留时间为19.2 h、C/N值控制在0.744-0.889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