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来年,尽管宫颈癌的治疗方案不断改善,但它仍然是威胁女性生命的恶性肿瘤之一。蟾毒灵(bufalin)是中药蟾酥中提取的一种活性最强的毒性配基。研究发现,蟾毒灵具有广泛的抗肿瘤作用,可以诱导多种肿瘤细胞分化和凋亡。但是,蟾毒灵抗肿瘤作用的分子机制还不完全清楚,其作用靶点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尚未见报道。本课题选用人宫颈癌HeLa细胞株作为受试对象,在确定蟾毒灵对HeLa细胞的细胞毒性的基础上,运用蛋白质组学技术,考察蟾毒灵作用后24h的细胞总蛋白质表达谱,找出蟾毒灵诱导的差异表达蛋白,进一步对这些蟾毒灵的可能蛋白靶点进行验证并分析蟾毒灵可能作用机制。MTT试验结果表明蟾毒灵对HeLa细胞具有较强的细胞毒作用,其IC50值为154±21.5nmol·L-1(24h);流式细胞分析结果和细胞核形态观察表明蟾毒灵可以诱导细胞凋亡;应用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对蟾毒灵作用于HeLa细胞24h后的蛋白质表达谱进行分析,找出差异蛋白点;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鉴定差异蛋白点。共鉴定出11个差异表达蛋白点,包括2个上调的蛋白点RibosomaL protein、S-Adenosylmethionine Synthetase2和9个下调的蛋白点nudix-type motif5、 vimentin、 hnRNP C1/hnRNP C2variant、 hnrpK、 hnrpKisoform a variant(两个点均为此蛋白)、HSP27、macrophage-capping protein、SELENBP1protein。这些蛋白可能是蟾毒灵在HeLa细胞中的作用靶点。Westernblotting分析heat shock protein27、vimentin、HNRPK在蟾毒灵处理后的表达调节结果与双向电泳的结果吻合。最后我们运用生物信息学预测了蟾毒灵的作用网络,并推测其凋亡诱导作用可能是多个靶点蛋白共同参与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