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增长极与产业结构关系研究——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io07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区域非均衡战略在我国的进一步展开,综合实力突出、服务功能完善的天津滨海新区,成为了中国区域经济的第三个增长极。滨海新区的进一步开发开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 本文从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出发,对滨海新区的产业结构进行分析。文中以相似系数和区位商作为指标分别分析滨海新区与环渤海主要省市工业结构相似程度以及行业区际分工程度。分析表明,滨海新区在一定程度上与冀、辽、鲁三省结构趋同,但并不构成同构性问题;反观新区与北京市的工业结构相似度很高,同构现象十分严重。区际分工情况也进一步证实了上述判断。另外,分析也表明滨海新区第三产业结构不尽完善,已经成为其参与产业竞争的薄弱环节。 本文认为造成此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样的,主要有环渤海地区历史上的产业政策、国际产业转移以及地方政府产业规划博弈的结果。这样的产业格局造成了津京产业竞争大于协作的现实,使得滨海新区不能真正意义上成为国家战略中的增长极,不利于环渤海地区区域经济的一体化。 最后本文旨在为滨海新区谋求未来发展并增强经济辐射周边地区的作用,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