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分析案情相关者(涉案者)和案情无关者(知情无辜者,本研究将其限定为通过文字阅读等途径了解案情相关信息的知情无辜者)由于对案件信息的记忆类型不同所导致的ERP差异,对比两者在诚实反应与欺骗反应下对案件相关问题与无关问题的波形,来研究情景记忆与语义记忆信息的ERP检测对案情相关性评估的影响和作用,据此判断被测试人的是否与案情相关。方法:30名学生被试,平均年龄为24周岁,将被试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参加情景记忆组实验程序,另一组参加语义记忆组实验程序。本研究采用2(记忆类型:情景记忆/语义记忆)×2(反应类型:诚实反应/欺骗反应)×2(刺激类型:案件相关问题/案件无关问题)的三因素混合设计。其中记忆类型为组间因素,反应类型和刺激类型为组内因素。刺激呈现采用Go-Nogo实验范式,案件相关刺激和无关刺激出现的概率相等。脑电数据的采集使用美国Neuroscan公司生产的64导ERP脑电仪,之后进行叠加分析处理。结果:从行为数据来看,情景记忆组和语义记忆组在反应时上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而且欺骗反应条件下的反应时也要显著长于诚实反应;情景记忆组和语义记忆组在正确率上差异并不显著。脑电结果表明,情景记忆组与语义记忆组波形在100ms左右即发生了分离,语义记忆组的波形更加负向;同时组内欺骗反应的波形要比诚实反应的波形更加正向,波幅更高;情景记忆组的欺骗反应波形与诚实反应在300ms左右即发生分离,而语义记忆组在350-400ms发生了分离。同时情景记忆组不同反应条件下的波形的分离程度要高于语义记忆组。结论:1.反应时可以作为独立的有效指标区分涉案者和知情无辜者,以及被试测人做出诚实反应或者欺骗反应的反应方式。2.以平均波幅为指标可以有效的区分涉案者和知情无辜者,情景记忆组欺骗反应和语义记忆组诚实反应的波幅存在差异,波幅更高。3.案情相关者的波形比知情无辜者更加正向,而且其欺骗反应与诚实反应波形分离程度更高,案情相关者在欺骗时会诱发出P1成分,而知情无辜者在诚实或欺骗反应时都诱发出N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