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体蛋白的营养价值评定及其对肉鸡生长性能、肠道生理的影响研究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xiaoqianq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合理开发利用新型蛋白饲料原料即发酵生产赖氨酸后的菌体蛋白,本文通过三个试验评定其营养价值及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一分析菌体蛋白的营养成分,为下一步试验饲粮配制作准备。结果为:该菌体蛋白的粗蛋白含量高达79%,但真蛋白和氨基酸含量相对较低,分别为50%和47.55%,氨基酸组成不平衡,钙磷含量低,非蛋白含量高,核酸和硫酸铵分别高达8.6%和10%。试验二为菌体蛋白的营养价值评定及其在肉鸡上应用效果的研究,旨在研究赖氨酸发酵蛋白粉等量替代豆粕蛋白质对肉鸡生产性能和氨基酸利用率的影响,选用正大科宝肉鸡1400只,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7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鸡。处理1为基础饲粮组(对照组),处理2和3分别用赖氨酸发酵蛋白粉替代基础饲粮中20%和40%的豆粕蛋白质,处理4和5分别在处理2和3基础上添加外源氨基酸,至与对照组氨基酸含量相当。试验期分为1~21、22~42日龄2个阶段。44日龄采用全收粪法评定饲粮蛋白质和氨基酸利用率,用TME法评定菌体蛋白的氨基酸利用率。结果为:①肉鸡平均体增重(ABW)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以处理2、4最高,且ADFI与处理1、3、5差异显著(P<0.05),处理3组肉鸡的ABW和ADFI极显著低于其他各处理(P<0.01);料肉比(F/G)以处理1最小,处理3、5较高,与其余各处理差异极显著(P<0.01);②处理3组肉鸡消化器官指数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③屠宰率、胸肌率、腿肌率各处理无显著差异;④处理3组肉鸡肠道pH值极显著高于其余处理(P<0.01),处理2、4、5极显著高于处理1(P<0.01);⑤处理1、2和4饲粮粗蛋白及氨基酸利用率均极显著高于处理3和5(P<0.01);⑥菌体蛋白总氨基酸表观利用率和真利用率较低,分别为52.2%和57.96%。试验三为菌体蛋白对肉鸡生长性能及肠道生理的影响。试验以可利用氨基酸为基础配制饲粮,考察菌体蛋白对肉鸡生产性能和肠道生理的影响,以及添加外源酸化剂对其饲喂效果的影响。选用艾维茵肉鸡750只,随机分为5个处理,处理1为基础饲粮,处理2和3分别用4%和8%菌体蛋白替代等蛋白的豆粕,处理4和5分别在处理2和3饲粮中添加0.2%酸化剂。结果为:①处理1、2、4组肉鸡的ABW和ADFI极显著高于处理3和5(P<0.01),F/G极显著低于处理3和处理5(P<0.01);②处理3肉鸡的血氨、回肠氨和肠道pH值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1);③处理3肉鸡22d回肠绒毛高度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1),处理5和3肉鸡22d、43d肠隐窝深度极显著深于其他处理(P<0.01);④处理3、5肉鸡43d回肠粘膜蛋白极显著低于其他处理(P<0.01);⑤处理2、3肉鸡43d肠道DNA/RNA比值极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0.01)。三个试验结果表明,该菌体蛋白的蛋白质含量高,但真蛋白含量低,氨基酸利用率低,并含有大量非蛋白氮,等蛋白替代20%豆粕蛋白或饲粮用量4%时,对肉鸡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但替代40%或饲粮用量8%时,则可降低肉鸡生产性能:菌体蛋白可显著提高肉鸡肠道、血液氨浓度和pH值,增加肠道粘膜更新率;以总氨基酸和可利用氨基酸为基础配制饲粮,或添加外源酸化剂均可改善菌体蛋白的饲喂效果。
其他文献
望着蔚蓝色的天空,对于心中那偶尔滑过的一丝宁静,你或许又会昂首思索那个古老的问题:什么是幸福?  那一天你正在书桌前发呆,望着自己反复朗读却依然近乎陌生的英语单词有些犯困。房间的门这时被轻轻地推开,母亲冲好一大杯你最爱的奶茶送了进来。于是你猛地坐直了身子佯装出一副沉浸于书海的样子。倒是母亲先笑了,神情有些狡诈地小声说道:“要不,我们出去散散步?哦!对了,带上书本散步应该也不错吧!”“好!”你立即收
期刊
人之所以为人,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人是情感复杂的.rn不论什么人,都不可能一辈子没有眼泪,无论喜也好,悲也罢,都是哭着笑着,笑着哭着,然后过完自己的一生.
期刊
众所周知,高考作文与平时写作的一般作文不同,需要考生紧密、多处扣题,旨在无声地告诉阅卷老师:我的文章是扣合所给题意与要求行文的.同时,阅卷时间紧、任务重,也要求高考作
期刊
期刊
天津航运指数下设的沿海集装箱运价指数包括沿海集装箱出港运价指数(以下简称“出港指数”)和沿海集装箱进港运价指数(以下简称“进港指数,”).2020年8月,沿海集装箱运价指数
期刊
随着动物肿瘤和眼疾病的发病几率不断上升,为寻求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降低这类疾病对动物危害性的扩大针对这些疾病的研究也不断增多。新生血管与肿瘤和眼疾病的发生有密切的
本实验使用基因克隆、Q-PCR和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等实验技术和方法对miR-378的种子序列突变以及突变后对miR-378功能的影响进行了相关研究,获得了以下结果:1、利用连聚合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