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苯尼考速崩片的制备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ph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氟苯尼考(Florfenicol)又名氟氯霉素,是美国schering-plough公司研发的一种用于细菌引发的呼吸道疾病的动物专用抗菌药,对敏感菌感染的畜禽疾病疗效显著,其剂型以注射剂、散粉剂为主,尚未见犬、猫等宠物专用的氟苯尼考口服剂型;为了给宠物临床提供新型氟苯尼考制剂,本研究立足于改善氟苯尼考的溶出速率,研制了氟苯尼考速崩片,并对其处方、工艺、质量和生物利用度进行研究,以为氟苯尼考速崩片在宠物临床的应用奠定基础。为了提高难溶药物氟苯尼考的溶出,本试验在制备速崩片前先将原料药制备成固体分散体,溶出度结果显示固体分散体明显比原料药溶出快;为了加快氟苯尼考速崩片的崩解,本研究重点对崩解剂进行了考察,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筛选出氟苯尼考速崩片处方的最优组成,最优处方组为:50 g氟苯尼考、100 g聚维酮(PVPk30)、56 g微晶纤维素(MCC102)、28 g T80乳糖、9 g微粉硅胶、27 g交联聚维酮(PVPP)、20 g酒石酸和10 g小苏打压制成片重为300 mg共1000片,该处方的验证结果与正交试验中的最优结果相似。药物稳定性试验结果显示,氟苯尼考速崩片外观形状、崩解时限、硬度和脆碎度测试结果均符合药典要求,结果说明氟苯尼考速崩片在高温和强光照射条件下稳定,但具有较强的引湿性,应考虑阻湿性较强的材料进行包装。以氟苯尼考普通片为对照,对氟苯尼考速崩片在德国牧羊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得到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为:速崩片制剂的AUC(0-t)为(15.998±5.026)mg/L*h,Tmax(0.917±0.204)h,Cmax为(7.942±0.394)mg/L;普通片的AUC(0-t)为(10.756±0.967)mg/L*h,Tmax(1.5±0.001)h,Cmax为(5.771±0.444)mg/L。犬灌服氟苯尼考速崩片和普通片以后,氟苯尼考在犬体内的药动学符合一室吸收模型特征。结果显示,氟苯尼考速崩片口服给药吸收快,达峰时间短,患病动物给药后能够快速起效。本研究采用粉末直压法制备氟苯尼考速崩片,在对难溶性药物氟苯尼考制备固体分散体的基础上,通过对崩解剂的筛选,成功制得了崩解时间符合要求的氟苯尼考速崩片。该剂型显著增加了氟苯尼考在水中的溶出度,极大改善了氟苯尼考在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性。该研究为宠物临床提供了氟苯尼考新制剂,为更好的发挥氟苯尼考的临床效果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旅游小镇建设对地区城镇化及地区经济发展起到的促进作用,阐述了旅游小镇的概念及建设的意义,同时结合沈阳棋盘山国际风景旅游区旅游小镇开发建设,分析
<正>器官移植是终末期器官功能衰竭的有效治疗手段,受体免疫系统对器官移植的排斥反应是移植术后最主要的挑战。免疫抑制治疗是器官移植成功的基石,为预防排斥反应,受者在器
<正> 枯草杆菌、屎肠球菌二联活菌胶囊(商品名:美常安)在韩国上市10余年,主要治疗腹泻、腹胀、便秘、消化不良以及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最近由北京韩美药品有限公司引进我国。1
<正>消化系统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许多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与人体的自身免疫密切相关,如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
为提高催化裂化(以下简称FCC)重循环油的催化效率,本文考虑到其分子组成中含有大量的三环和四环芳烃,若将其直接返回催化裂化装置,不仅增加装置的加工负荷也会增加干气和焦炭的
校史档案是传承、创新高校文化特色和精神气质的重要资源,随着高校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的不断加强,校史档案征集在高校档案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本文针对高校校史档案征集
目的观察益气强心煎剂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及心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11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
目的:探讨清利固精颗粒(主药:地骨皮、芡实、土茯苓)对大鼠抗Thy-1系膜增殖性肾炎(MsPGN)IL-1β及TGF-β1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应用大鼠抗Thy-1系膜增殖性肾炎(MsPGN)动物模型,将大鼠随
目的研究在住院患者中分离的细菌耐药性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800份病历,分析住院时间、有无危险因素、病情是否严重等不同情况时细菌耐药性的差异。结果住院<15d的患者分
环形编队是多智能体系统编队控制中的研究热点之一,对于诸多自然现象的解释以及实际场景应用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实现多车环形编队是对复杂非线性多智能体控制系统的深入研究,对城市环岛路况下的车辆自动驾驶等实际问题也均有一定应用价值。因此,本文针对车辆运动学模型和部件级动力学模型,对多车环形编队控制问题展开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回顾了已有的车辆运动学模型和车辆动力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搭建了物理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