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尿液DD3/PSA mRNA比值及初步应用评价

来源 :温州医学院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hongde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采用TaqMan-MGB探针技术,建立双重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DD3/PSAmRNA比值的方法,分别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前列腺癌(PCa)患者尿液中DD3/PSAmRNA比值进行检测,并对其初步临床应用进行评价。 方法: 1.根据GenBank中DD3mRNA和PSAmRNA序列,分别在差异显示编码3(differentialdisplaycode3,DD3)基因的外显子1和3、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antigen,PSA)基因外显子1和2之间设计一对引物,DD3基因和PSA基因的TaqMan-MGB探针5’分别标记FAM和HEX荧光素,优化反应体系,建立双重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2.结果计算:用相对定量的研究方法分析实验结果。尿液DD3/PSAmRNA比值采用2-△Ct方法计算,ΔCt=Ct1-Ct2。 3.对本方法进行方法学评价,包括特异性、最低检测限和重复性等。 4.用双重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的方法对34例PCa和44例BPH患者前列腺按摩后尿液DD3/PSAmRNA比值进行检测,并对其初步临床应用进行评价。 结果: 1.成功建立了双重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尿液DD3/PSAmRNA比值的方法。本方法中,扩增产物经证实分别为DD3mRNA和PSAmRNA的特异性片段;以LNCaP细胞cDNA作模板,PSAmRNA和DD3mRNA最低检测限分别为0.6细胞/反应和60细胞/反应;DD3/PSAmRNA比值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3.8%~4.7%和4.0%~4.9%。 2.PCa组尿液DD3/PSAmRNA比值明显高于BPH组,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3.尿液DD3/PSAmRNA比值诊断前列腺癌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46(95%CI:0.630~0.862),当截断值为0.254时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4.7%和77.3%,其阳性率与临床和病理分级均无关。研究中有一位病理诊断为“左叶前列腺不典型增生,建议免疫组化除外高分化腺癌”的患者尿液DD3/PSAmRNA比值为5.31,由此推测我们的研究可能有助于诊断前列腺癌前病变。 结论: 1.成功建立了双重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DD3/PSAmRNA比值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该方法具有特异、灵敏和重复性好等特点。 2.双重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前列腺按摩后尿液DD3/PSAmRNA比值对前列腺癌诊断具有较高特异度和敏感度,且节省操作时间、降低实验成本,有望成为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的有效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我院术后疑似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选取86例,时间段为2018年1月-2020年1月,对患者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
目的 探讨分析在临床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到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15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进行此次研究,全部患者均已被确诊.其中,甲亢患者50例(
目的: 1、探讨建立一种特异性和敏感性较高的免疫磁珠分选检测前列腺癌循环肿瘤细胞的方法,以利于发现早期前列腺癌隐匿性微转移,评估前列腺癌的预后,监测术后前列腺癌复发与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将原来分散在各病区治疗室开放环境下进行配置的静脉用药,集中在密闭且无菌的环境下,由接受过专业系统性培训的专职人员,在特殊的操作台上进行配置.此种模式
目的:分析撬拨复位结合机器人导航下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难复性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效果,并分析该方法对患者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例难复性股骨颈骨折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目的:观察4%枸橼酸钠抗凝在出血和有高危出血倾向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35例出血和有高危出血倾向尿毒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观察透析过程中透析器及管路凝
目的 探讨非糖尿病性脑出血患者术后应激性高血糖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非糖尿病脑出血并采取手术治疗的患者145例,根据术后一周内空腹血糖是否低于7.00mmol/L,将患者分为
目的:研究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CT与磁共振成像(MRI)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76例(109髋)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就诊时间在2018年3月-2020年2月范围内,安排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