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免酶等温信号放大技术的诺如病毒核酸检测方法研究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wei19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诺如病毒作为引起非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致病原之一,通常栖息于贝类和浆果等食物上,具有极强的感染性,被称为“肠道流感”。近年来由食源性诺如病毒引起的疫情呈快速增长趋势,因此发展对其快速有效的检测方法至关重要。靶向核酸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如PCR等是病毒检测中非常重要的一类检测方法,等温信号放大技术具有与PCR方法相当的高灵敏度且无需变温循环过程、不依赖温度控制设备,随之发展的免酶等温信号放大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反应高效的优点,近些年引起研究者广泛关注,被应用于食品安全、环境监控、医疗诊断等领域的生物传感器构建。本论文以GⅡ型诺如病毒保守序列作为检测目标核酸序列,构建了两种新型的免酶等温信号放大方法。首先构建了一种基于翘板门循环等温信号放大技术(SGA)的核酸检测方法;其次,利用银簇作为免标记信号输出,使用催化发夹自组装扩增(CHA)技术和磁球分离,构建了基于磁分离和CHA的核酸检测方法。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建立了基于翘板门循环的等温信号放大技术(SGA),该技术基于足点介导的链置换反应,通过类似于跷跷板的反应,实现荧光信号的循环放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高灵敏的免酶核酸检测方法,此法序列设计较为简洁、体系较为简单、操作方式较为简易。在对反应体系中的序列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进行优化后,可在常温(25°C)下实现对目标序列的快速检测,荧光信号和目标序列DNA在0.01-10 nmol/L的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相关(IF=0.94x+1.45,R2=0.9934),最低检测限为9.8 pmol/L。对于目标序列RNA的灵敏度检测也表现较好的线性关系(IF=0.75x+1.18,R2=0.9810),其检测限为83 pmol/L。2.考察不同的表面连接方式,选用较为稳定的生物素-亲和素体系作为磁球上连接捕捉探针H1的固定化技术。基于CHA技术和磁球分离,使用免共价标记的DNA银簇作为信号输出,发展了病毒核酸的免酶荧光检测方法。该方法的银簇合成独立于核酸识别过程,且在磁球的快速富集分离作用下,可以有效避免由非特异性杂交引起的荧光增强这一假阳性,具有背景信号低的优势。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H1浓度为3μM,H2浓度为3.5μM,反应时间3 h),本方法在1-100 nmol/L的目标序列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y=766.3x+30.9,R2=0.9664),检测限为0.82 nmol/L。同时,在与碱基错配序列的对照实验和以血清为基质的回收率考察中,此法选择性和重复性表现良好。3.在基于磁分离和CHA的核酸检测方法研究中,发现生物素-亲和素偶联体系对银簇的荧光具有强淬灭作用(淬灭90%),并开展了相关的验证研究。调整生物素标记的H1其3’端T碱基个数(3T-20T),研究该体系就间隔距离对银簇荧光强度的影响,发现间隔距离为7T时淬灭程度最低(淬灭60%),进一步选取4条不同的银簇合成模板序列,验证该体系对所合成的DNA银簇均具有荧光淬灭效果。
其他文献
随着核技术的不断发展,核能被广泛的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放射源数量不断增加,对放射源的储存、运输等过程中的检测、监管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研究微弱核脉冲信
目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是癌症治疗研究的重要靶点之一。本论文运用药物化学和有机化学的方法,设计合成了两种骨架结构的异羟肟酸类化合物。第一个课题中含有哌啶三氮唑异羟肟
生物机器人是新兴的交叉学科中发展最活跃的领域之一,也是具有潜在广泛应用前景的重要领域。对脑功能区的研究是生物机器人控脑技术的关键问题,只有清楚地了解生物机器人脑部
目的:药物成瘾(drug addiction)、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ease,PTSD)不仅危害个人健康,同时也给社会公共卫生和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药物成瘾和PTSD
本文以汉江流域高句丽堡垒为研究对象,详细介绍了近20年来韩国学界开展的考古工作及其相关学术研究。以此为基础,按照考古类型学研究方法对出土遗物进行考察。同时,结合5~6世
元话语作为话语分析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已在书面语篇各个体裁文本中得到广泛研究。近年来,口语语篇的元话语研究也逐渐受到关注。然而,对公共演讲中元话语劝说功能的研究
研究背景及目的:妊娠滋养细胞疾病(gestationai trophoblastic disease,GTD)是妊娠滋养细胞肿瘤、葡萄胎、非肿瘤性疾病以及非葡萄胎绒毛性改变的总称。其中葡萄胎妊娠根据其
随着传统化石能源的日益减少以及使用化石能源造成的环境问题的加剧,寻找一种新的可再生的能源迫在眉睫。氢是一种清洁的二次能源,具有部分替代化石燃料的潜在能力,目前生物质气化以及甲烷热裂解是两种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制氢技术。基于此,本文提出与开发了一种利用生物质气化余渣催化甲烷裂解/重整的制氢工艺,通过选择与调控生物质气化工艺条件,实现了甲烷裂解/重整反应的高效催化剂的设计与制备,构建出了生物质气化-甲烷
目的:远隔缺血预处理作为机体强有力的内源性保护现象,在国内外众多的动物及临床研究中得到了一定应用,但是远隔缺血预处理对冠脉搭桥手术患者的心肺功能的保护作用尚有争议,
背景与目的:门静脉高压(Portal hypertension,PHT)是肝硬化失代偿期主要临床表现之一,它所导致的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sophageal gastric varices bleeding,EGVB)是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