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观察潜阳降压方联合西药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诊室血压、动态血压、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等指标改变情况,评估潜阳降压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课题纳入70例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在临床观察过程中,脱落2例,剔除1例,最终纳入统计67例,其中观察组34例,对照组33例。对照组予口服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予潜阳降压方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4周,使用统计学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潜阳降压方联合西药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诊室血压、动态血压、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等指标改变情况,评估潜阳降压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课题纳入70例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在临床观察过程中,脱落2例,剔除1例,最终纳入统计67例,其中观察组34例,对照组33例。对照组予口服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予潜阳降压方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4周,使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诊室血压、动态血压(24小时平均血压、夜间血压下降率、血压负荷、血压变异系数)、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前在年龄、性别、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中医证候积分、血压、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2、中医证候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4.5%,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3、中医证候积分比较: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4、单项症状积分比较:观察组治疗后各单项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优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在眩晕、头目胀痛、急躁易怒、失眠、面红、目赤等方面的单项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均P<0.05),而对耳鸣、口干、口苦、腰膝酸软方面无改善(均P>0.05)。5、治疗后诊室血压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诊室血压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压达标率高于对照组(94.12%>81.8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治疗后动态血压比较:两组治疗后24小时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24小时收缩压负荷及舒张压负荷、24小时收缩压变异系数及舒张压变异系数、夜间血压下降率等方面均较治疗前改善(均P<0.05);观察组在改善24小时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24小时舒张压负荷、24小时舒张压变异系数、夜间血压下降率方面上效果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在改善24小时收缩压负荷、24小时收缩压变异系数方面下降幅度大于治疗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7、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比较:两组治疗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均P<0.05)。8、安全性比较:研究过程中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与本课题药物相关的过敏反应及不良反应。结论:潜阳降压方能有效改善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候、血压水平、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及临床推广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和意义:观察“壮水宁神汤”治疗前后,阴虚火旺型失眠症患者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单项中医症状及实验室指标的变化,评价“壮水宁神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总共纳入84例符合研究的失眠症患者,随机分组,42例观察组,42例对照组。观察组予壮水宁神汤联合右佐匹克隆片治疗,对照组予右佐匹克隆片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以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
目的:观察中药汤剂“蝎夏止痛方”治疗痰瘀互结证频发性紧张型头痛(FETTH)患者,以其治疗前后及停药4周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头痛指数等相关指标的变化,评价“蝎夏止痛方”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共纳入符合入组标准的痰瘀互结证FETTH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3例予中药汤剂“蝎夏止痛方”治疗,对照组43例予“头痛宁胶囊”治疗;疗程为1周,并于停药4周后进行
目的:在生活方式指导基础上应用健脾安神方治疗痰湿内阻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焦虑患者,分析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相关指标的变化,评估健脾安神方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提供中医治疗的新思路。方法:选取2020年02月至2020年12月福州市中医院呼吸科门诊及收住入院符合痰湿内阻型轻中度OSAHS合并焦虑患者7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予生活方式指导
目的:研究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和生活质量的关系,探讨稳定期COPD患者不同体质类型与一般情况(性别、年龄、病程、去年急性加重次数、BMI指数、吸烟情况、合并慢性疾病)的差异性及相关性,并进一步分析体质的影响因素,为COPD中医体质特征研究及中医药改善稳定期COPD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目的:观察与评估加味藿枳汤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失眠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治疗思路。方法:1.筛选2020年1月至2020年11月期间在我院肝病中心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致失眠患者96例。随机分为联合组、中药组以及西药组,每组32例。2.三组均予抗病毒及常规支持治疗。联合组:口服加味藿枳汤联合右佐匹克隆片;中药组:口服加味藿枳汤
目的:运用以辨体论治为原则的中医健康管理模式对痰湿质NAFLD患者进行评估、干预、管理。观察以辨体论治为原则的中医健康管理模式对痰湿质NAFLD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符合入组标准的痰湿质NAFLD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中医健康管理组和西医治疗组。中医健康管理组实施以中药复方(皂术二陈方)配合耳穴贴压(肝、脾、胃、肾、三焦)结合药膳(薏米山药莲子粉)的管理方案,西医治疗组使用多
目的:本研究利用多种数据挖掘方法将导师张喜奎教授临床病案的用药规律进行科学严谨的统计分析,着重通过复杂网络构筑,找出张喜奎教授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核心药物、发现组方配伍规律,探究其中蕴含的学术思想及临床思维。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就诊于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福建省第三人民医院、福建中医药大学国医堂张喜奎教授门诊的病案进行记录、分类整理,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200诊次病
目的:基于证素辨证原理,通过对240例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基本信息、症状、体征、相关理化指标进行统计整理,探究:1.慢性肾脏病证素分布特征;2.证素与疾病进展的关系;3.“脾”与“湿”证素的相关性;4.“脾”“湿”证素与临床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以期拓展中医临床思维,进一步了解慢性肾脏病中医证的演化规律,为本病中医辨证提供新思路。方法:1.采用临床调
目的:研究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中医证型与镜下表现的相关性,总结、归纳、浓缩内镜下RE的辨证规律,以期为RE的中医辨证增加客观依据;探析RE中医证型与焦虑、抑郁状态的相关性,从而进一步深化中医对RE病因病机的认识,以期为临床诊治RE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就诊于福州市中医院,经胃镜诊断为RE,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180人,收集和整理
目的:临床收集洪敏俐教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病例,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软件,分析洪敏俐教授治疗CVA的用药规律,以总结其治疗CVA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收集洪敏俐教授2020年01月至2021年02月期间,于漳州市中医院肺病科就诊的CVA病例,经过对所收集的病例进行整理后,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软件,建立“医案数据库”和“方剂数据库”,对数据库中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