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开始的时机:糖尿病肾病及非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回顾性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lalalal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维持性透析的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数量逐渐增加。在中国的ESRD患者中,慢性肾小球肾炎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但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社会的发展变化,糖尿病导致ESRD的趋势日益显著,或将超过慢性肾小球肾炎成为ESRD的主要病因,这将对ESRD患者的管理产生重大影响。从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5期到进入规律透析,这一过渡时期内发生不良结局的风险非常高。针对这一阶段的透析管理,提出了“围透析期”这一概念,即eGFR低于15 ml/min/1.73m2到规律透析后3个月的阶段。据美国肾脏数据系统(United States Renal Data System,USRDS)报告报道,在进入透析的短期内死亡率极高,在这一阶段优化透析治疗的相关因素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则在关注以更早的时机进入透析是否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这一问题。目前,关于ESRD患者开始透析的最佳时机仍然存在争议。唯一一项研究成人进入血液透析时机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andomized,controlled trial,RCT),IDEAL(the Initiating Dialysis Early and Late,IDEAL)研究表明,更早地进入血液透析与患者的生存率及预后的改善无相关性。但是中国的ESRD患者与IDEAL研究入组的研究对象在eGFR上有很大不同。一项中国的大型队列研究中,纳入的糖尿病及非糖尿病的透析患者的eGFR水平,均低于IDEAL研究中较晚进入透析的患者eGFR水平。因而,在中国,开始血液透析的eGFR水平整体在较低的范围内,较早开始血液透析是否可以改善患者短期及长期预后尚不清楚。目的:尽管患有糖尿病的ESRD患者人数正在不断增加,但很少有研究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液透析开始的时机与生存率及预后的关系。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早期透析是否与更好的预后相关也是未知的。本研究是一项单中心,回顾性观察性分析,主要分析了与非糖尿病肾病患者相比,合并糖尿病的ESRD患者的透析时机对其预后及生存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本研究是一项单中心观察性回顾性队列研究。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肾内科开始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ESRD患者。研究方法:我们回顾了患者的诊疗记录,并收集了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及进入血液透析时的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临床特征等。通过随访收集了患者开始血液透析后的生存信息,记录了死亡患者接受血液透析的时间。根据患者的病史和用药情况确定是否为糖尿病或非糖尿病患者。分析了糖尿病与非糖尿病的ESRD患者透析开始时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是否会影响开始透析的前3个月内的全因死亡率及长期预后。统计学方法:总结患者进入血液透析时的基线数据,在透析开始时按照eGFR水平进行分层。符合正态分布的连续变量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非正态分布的连续变量用中位数±四分位数表示,并使用t检验或ANOVA检验各组之间的差异。分类变量用频率(百分比)来表示,并使用卡方检验进行比较。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透析前3个月内全因死亡率的预测因子。协变量包括年龄,性别,血管通路的类型,实验室检查结果和上述临床特征,筛选出p值<0.1的单因素变量进行多因素分析,提供了具有相应95%CI的HR。使用Kaplan-Meier分析进行生存分析来研究患者的长期预后。以p<0.05为统计学显著差异。所有统计分析均使用SPSS V.22.0进行。结果:1.各年间血液透析患者的基线描述性特征最终380例患者纳入了后续的研究。从2015年到2019年,糖尿病患者的总比例为35.0%,在各年内波动于23.8%至42.1%之间,没有发现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增长趋势。2015年开始血液透析时的平均eGFR水平显著低于2016-2019年的eGFR水平。从2016年至2017年,没有出现更早开始血液透析的趋势。在2015年至2019年期间,越来越多的患者开始使用长期导管(43%)或动静脉内瘘(AVF,19%)进行血液透析。这几年间,患者的ALB,P和TG的水平也存在差异。性别,年龄,SBP,DBP,HGB,BUN,K,Ca,CHOL 和 PTH 水平无统计学差异。2.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的特征比较糖尿病组有133例患者,非糖尿病组有247例患者。糖尿病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7.83±13.05,较非糖尿病患者(49.08±57.83)高,且糖尿病组患者进入血液透析时的eGFR水平较高(6.0±5.0 ml/min/1.73m2)。与血液透析开始时的eGFR水平一致,糖尿病组的 BUN(29.50±15.15 mmol/L),SCR(689.00±430.00 umol/L),P(1.96±0.83 mmol/L)和 PTH(206.85±222.80pg/ml)水平均较低。在一些临床特征和其他的实验室数据方面,例如SBP、DBP和ALB,两组之间也存在差异。两组患者的性别,K无统计学差异。大多数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使用临时导管开始进行第一次血液透析,VA选择方式无统计学差异。3.透析开始时eGFR水平与患者开始血液透析后前3个月内全因死亡率患有糖尿病和非糖尿病的ESRD患者在开始透析的前3个月内的总体死亡率分别为10.19%(11/133)和4.74%(9/247)。根据患者在透析开始时的eGFR水平对其进行分组(eGFR<4ml/min/1.73m2、eGFR 4-10 ml/min/1.73m2 和 eGFR>10 ml/min/1.73m2),进行 logistic 分析。单因素 logistic 回归和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均未显示透析开始后eGFR水平与透析后前3个月内死亡之间的相关性。4.长期预后结果的生存分析将从2015年至2017年开始血液透析的患者纳入长期生存分析。Kaplan-Meier分析结果显示,患有糖尿病的ESRD患者的生存率较非糖尿病患者低。单因素Cox危险性分析结果表明患者患有糖尿病,年龄较大,透析开始时较高的eGFR水平,较高的HGB,低白蛋白血症,较高的血清钙水平和较低的PTH与透析的全因死亡率相关。但是,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中,透析时是否患有糖尿病和透析时eGFR水平与死亡的相关性并不显著。在单因素或多因素回归分析中,首次透析所用的血管通路类型均与全因死亡率无关。结论:总体而言,在糖尿病患者群体更容易发生各系统相关的并发症,且进入血液透析时的eGFR水平较高,时机往往较早,开始血液透析后的死亡风险更高。以eGFR水平的高低来定义患者进入血液透析的时机早晚,患者开始血液透析的时机对其短期及长期内的生存无明显影响。针对糖尿病的ESRD患者开始血液透析的最佳时机,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关注。
其他文献
学位
基于水路运输能够大大降低运输成本,加强水运工程建设能够大大提高交通运输的便利性和经济性。水运工程建设大多采用传统的甘特图法或网络图法进行项目进度管理,在制定工期计划时往往考虑了各工序间的逻辑关系和空间布置,但对项目各工序间所使用的各项资源配置的合理性考虑不周。为加快施工进度往往采取增加人员、设备的方法,经常出现工期顺延进而导致项目履约风险加大的情况。关键链技术不仅考虑各施工任务间的先后顺序及相互影
学位
研究背景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特发性心肌疾病,其主要临床特征为左或右心室或双侧心室扩大,伴有心室收缩或舒张功能障碍。DCM是进行性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在疾病的任何阶段都可发生死亡。儿童DCM的年发病率约占儿童心肌病的50%(0.57/100000),是最常见的儿童心肌病。DCM儿童死亡率高,大多数死于心力衰竭,但目前DCM的发病机
二硫化钼(MoS2)是一种典型的过渡金属硫化物,由于其超薄的结构和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单层或少层MoS2纳米片被认为是石墨烯的半导体类似物,因其具有高的比表面积、优异的光热转换性能、易于功能化等优点,已在催化、载药、疾病治疗等许多领域中得到应用。然而,未改性的MoS2在许多方面并不能满足当前的应用需求,因此开发基于MoS2的多功能纳米材料显得尤为重要。本论文通过改进的液相剥离方法
现代工业对焊接生产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单钨极氩弧焊在高速大流焊接时易导致驼峰等缺陷。双钨极氩弧焊(T-TIG)是在单钨极氩弧焊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采用两台电源分别给两个钨极供电,在同一个喷嘴内产生T-TIG电弧,大大降低电弧力,有利于抑制驼峰缺陷。施加高频脉冲的高频脉冲双钨极氩弧焊(HFPT-TIG)能够进一步增加熔深、细化晶粒,提高焊缝力学性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研究了 HFPT-TI
CMT电弧增材制造技术在复杂镍基合金零部件制造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而电弧增材制造存在成形精度差、组织粗大且不均匀等问题。本文研究在CMT焊枪上施加超声振动,研究超声振动对增材制造件成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研究了工艺参数及超声振动对熔敷过程及单道熔敷层表面成形的影响规律,得到了熔敷层表面成形良好的工艺参数范围。结果表明,CMT周期并不随着送丝速度和行走速度的变化而变化,但施加超声将会使得CMT周
在航空航天领域,为追求更高的飞行速度并增大飞行距离,亟需减小飞行器自身结构的重量。通过将航天用舱体等重要结构件由圆形结构改进为各种异形结构可有效降低飞行器质量。而异形结构件具有壁厚变化大、几何形状精度要求高等特点,需要对其成形精度进行精准调控。针对大断面空心铝型材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要求6005A铝合金挤压型材具有较高的强度、塑性以及优良的耐腐蚀性能。因此,研究6005A大断面空心铝型材挤压过程
[研究背景]心力衰竭(heartfailure)简称心衰,是指由于心脏的收缩功能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不能将静脉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心脏,导致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从而引起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此种障碍症候群集中表现为肺淤血、腔静脉淤血。其中绝大多数的心力衰竭都是以左心衰竭开始的,因为左心室泵血能力不足,导致左室血液淤积,肺内的血液无法经过左室顺利泵出,即首先表现为肺循环淤血。心衰
研究背景儿童扩张性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是一种以左心室或双心室扩张,及左室收缩功能不全为主要表现的心肌病,通常可导致进行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甚至心源性猝死等严重后果。它是目前导致儿童、青少年死亡和心源性致残的主要原因,也是目前全世界儿童进行心脏移植的主要适应证。人们认为在儿童中DCM的发生机制是遗传易感性和环境损伤共同作用导致的。然而,该病的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