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青年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青年观大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习近平传承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革命导师为历代青年所做出的定位、教育、评价、引导等观点、学说,与时俱进地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青年理论与当代中国青年的具体情况及特点相结合,提出了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青年观,即青年地位观、青年教育观、青年成才观和青年修养观等内容。习近平将中国的未来希望在很大程度上寄托于当代中国青年,尤其是寄托于当代大学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秉承了中国共产党人重视青年的一贯传统,多次在“五四”青年节及其他重大活动中,以及在一些针对青年人的信件批复中,频繁表达了对年轻人的高度信任和热切期盼,提出了一系列关于青年工作的创新观点和接地气表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习近平青年观逐步走向成熟,除了他忠实地传承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外,与他个人的实践条件也密不可分:他有过梁家河插队时期的生活经历,有着担任地方领导人时期的经历,更有着党十八大以来的领导人经历。尤其值得一提的有两点,第一,习近平执政后,不仅重视、教育、关心、引导青年,而且身先士卒,以无限忠诚于祖国和人民的勤奋精神和态度,没日没夜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苦心操劳,这就为中国青年一代树立了榜样和标杆。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的言行就是示范,是推动我国青年教育工作的强大引擎。第二,习近平还从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出发,不仅关心中国青年,而且还十分关心世界青年,希望通过中外青年彼此访学、留学、联谊等活动加深双方的了解和友谊,借以反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求得世界的永久和平与安宁。习近平的青年观不仅丰富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而且还具有为党的青年工作指明发展创新方向、为指引青年健康成长成才奠定坚实基础的实践价值。习近平青年观的提出和发展经历了萌芽阶段、发展阶段和相对成熟阶段。随着不同发展阶段的进展,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的探索也紧锣密鼓地展开,并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但距离党和国家的目标架构和发展要求还有相当差距,这就需要全党通过提升政治站位、强化落地手段等措施加以改进,这是必须的,更是必要的,因为青年问题事关国家前途命运,事关国家根本利益。革命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故真理的认识不能束之高阁。既然理论和实践都证明了习近平青年观是科学理论,作为思政工作者就必须忠实、认真地遵循:首先,要做到坚定信仰,铸魂青年;其次,要做到立鸿鹄之志,激励青年;再次,要做到知行合一,造就青年;最后,还要推进国际联谊,指导青年。只有这样,我们的一代代青年才能无愧于时代的要求和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