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血管疾病位列当前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心血管疾病、肿瘤、传染性疾病)之首,是目前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动脉粥样硬化(arteriosclerosis,AS)是心血管疾病的病理学基础,因此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根本性措施,所以关于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方法的研究对于提高人类的身体健康状况有很重大的意义。然而,对于治疗疾病的方法研究而言,了解产生疾病的机理十分关键,本文就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吞噬细胞的粘弹性变化方面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机理做了一些相关的研究。本文从正常的兔子和产生动脉硬化的兔子中采集相关的吞噬细胞,借助微管吸吮实验系统来定量的测量这些细胞的粘弹性参数值。最后借助统计软件分析各阶段吞噬细胞的粘弹性参数,验证它们之间是否存在显著的差异变化。最后得出如下结果:⑴从正常兔子的血液中提取的单核细胞和从正常兔子血管中提取的巨噬细胞的粘弹性有显著的差异,而且弹性系数和粘性系数都有显著性变化。其细胞的变形性变差。⑵从正常兔子血管中提取的巨噬细胞和从动脉粥样硬化兔子中提取的泡沫细胞相比,其弹性系数有显著的变化,但其粘性系数变化不明显。从中也可以得知细胞的变形性进一步变差。从实验结果中可以看出,对照组中的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的粘弹性系数是有显著性差异的,这一实验结果说明,在动脉硬化形成以前,单核细胞进入动脉血管内皮层变成巨噬细胞后,其细胞的粘弹性就已经有了显著的变化,致使细胞的变形能力变差。在对照组的巨噬细胞和动脉硬化组的泡沫细胞的粘弹性系数的比较中又可以发现,这两种细胞的弹性系数是有显著性差异的,而粘性系数没有差异,这使得细胞的变形能力进一步恶化,这也说明了低密度脂蛋白在动脉硬化过程中,对吞噬细胞的变形能力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些发现可能对动脉硬化形成机理的研究有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