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等西方国家大力推行内部控制审计,以增强财务信息质量。在此背景下,中国借鉴国际发展内部控制审计的经验,结合国情,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内部控制审计制度。但与国外不同的是,中国并未从一开始就强制要求上市公司实施内部控制审计,而是鼓励企业以“先行先试”“分类分批”的方式逐步落实内部控制审计制度,也未强制要求审计师开展整合审计。从整合审计这一新型审计业务安排来看,美国提出整合审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决因开展内部控制审计所带来的企业总体审计收费增加的问题。而聚焦于中国的内部控制以及内部控制审计制度背景,我国发展整合审计,其实施的特征如何及其对企业审计成本降低的效果如何,值得深入研究。尤其是,我国先行先试地、分类分批地实施内部控制审计的制度推行较为顺利,相关政策得到公司、投资者以及社会公众的支持,是否与整合审计发挥了降低审计成本的作用存在关系?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关系到客观地评价我国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的效果和整合审计的实践,以及深化国际上亟待完善的整合审计理论研究。在研究对象的选取上,本文依托2012-2016年沪深两市A股主板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以及其他数据,探究了整合审计实施前后,以及针对均开展内部控制审计的公司,其严格实施整合审计与审计收费的关系。进一步地,尝试性地探索企业实施整合审计的程度对财务报表审计收费、内部控制审计收费、总体审计收费分别有着怎样的影响。研究发现:(1)与实施整合审计前相比,实施整合审计后公司的财务报表审计收费显著地降低了;(2)针对所有已开展内部控制审计的公司而言,实施了整合审计的公司并未显著地实现更低水平的财务报表审计收费或内部控制审计收费;(3)会计师事务所对有关上市公司两项审计业务整合的程度越高,其总体审计收费、财务报表审计收费越低,但未能显著降低内部控制审计收费。在以残差法生成整合审计程度替代变量,以解决内生性问题的条件下,开展整合审计的程度与各审计收费的关系均获得经验证据的支持。本文的研究发现支持整合审计在我国资本市场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建设中起到了积极作用,支持在我国的市场条件和制度背景下整合审计实质性地降低了企业发展内部控制审计的成本。这为我国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建设效果提供了较为客观的学术证据,为进一步探究整合审计特征打下了基础,也丰富了整合审计的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