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混播群落建植与群落动态研究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114256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花卉旅游的兴起,花卉混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建植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的花卉混播群落可指导花卉混播的健康发展。在分析草甸群落植物构成和结构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建植不同混播比例的花卉-青绿苔草混播群落,比较群落中植物生长动态和群落特征,探究适合的花卉-青绿苔草混播比例以及适宜的花卉植物种类。对建植5年的花卉混播群落连续观测,分析群落中不同花卉的分布格局和分布强度变化,探讨花卉混播群落结构随建植时间的变化规律。对建植2年的三种类型花卉混播群落连续观测,比较分析不同类型花卉混播群落的群落动态表现的差异,研究花卉混播群落多样性和稳定性的变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青绿苔草(Carex leucochlora)可与花卉共同建植混播群落。在试验密度范围(30株/m2-120株/株2)内,青绿苔草的密度比例对各种植物的萌发率和群落的整体萌发率、群落物种数量无显著影响。低密度和中密度组(30株/m2-75株/m2)青绿苔草在生长季中后期会促进部分花卉植物的株高和冠径、群落下层和中层植物的平均株高和平均冠径。因此适合的混播比例为花卉:青绿苔草=5:1-2:1。适合与青绿苔草混播的花卉种类分为萌发早、生长速率快的一二年生花卉,和苗期耐阴,中后期快速生长的多年生花卉两类。2.分析建植5年的花卉混播群落内主要花卉植物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变化发现,在群落建植的最初两年,所有花卉植物种群均呈现均匀或随机分布,从群落建植的第三年开始,群落中主要花卉植物种群的分布格局开始呈现集群分布,并且在群落建植的第四、五年内种群的分布格局保持集群分布,呈现相对稳定的状态。3.对比不同类型花卉混播群落中的植物组成动态,发现第一年混播群落中一年生花卉具有较高的重要值,由于难以自播或自播后无法完成生活史,第二年开始在群落中消失。多年生花卉在花卉混播群落中出现第二年被淘汰,重要值逐渐下降、重要值逐渐升高、重要值规则波动和重要值持续稳定等5个类型,后四种类型第二年在群落中具有较高的重要值。4.不同类型花卉混播群落动态特征不同。一年生加多年生花卉混播,在群落建植第一年具有较高的群落密度、物种数量和物种多样性。多年生花卉混播群落稳定性最高,并且从群落建植第二年开始具有更高的群落密度、物种数量和物种多样性。花卉混播群落的多样性与群落总密度、群落植物种类数量极显著正相关,与群落盖度无明显相关性。花卉混播群落稳定性与多样性无明显相关性。5.不同类型花卉混播群落景观动态表现具有差异。一年生花卉是群落第一年景观的主要构建者,多年生花卉从第二年开始成为群落景观的主要构建者。第一年一年生混播群落物种开花比率和物种开花比率最高,群落盛花期最长,多年生花卉混播群落最短。第二年多年生混播群落物种开花比率和物种开花比率最高,群落盛花期最长,一年生花卉混播群落最短。混播群落的层次结构随着时间变化,播种后60-70d群落出现两层分化的结构,播种后110-130d群落出现上、中、下复层结构,第二年群落返青后20-40d出现两层分化的结构,60-80d达到设计的三层结构。
其他文献
医院住院大楼在内部温控系统上采用中央空调和家用空调组合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实现一次性投入少,运行成本低,温控效果好等目标。
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具有独特的技术专业性及优良的社会化的服务,逐渐成为未来工程承包的发展趋势。论文结合印度贾苏古达发电厂总承包项目为例,对主要施工方案和特殊技术措施
介绍了血液层流病房的建筑特点及技术要求,结合具体工程案例论述了血液层流病房平面设计的思路及方法。
摘 要:针对目前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对其在选题方式、设计形式、设计方法上进行工程化教学改革。教师应基于科研和教学实践,实现课题来源的工程化、多元化,改变课题单一的问题;基于多元化的课题,建立完善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素材库;基于科研工作流程,实现课程设计过程的工程化。另外,设计要突出创新性和主观能动性,并鼓励应用现代工程设计手段,实现课程设计和工程实践的紧密结合,以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目的:儿童生活习惯的培养和体质的养成与监护人的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水平直接相关。本课题设计并应用了监护人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培训方案,为提高监护人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水平提供
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是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的关键种,栖息于青藏高原海拔3000m以上的高山草甸或荒漠草原。常利用植被高度低、视野开阔的生境,退化的草地是其理想的栖
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系五加科(Araliaceae)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等地,是我国东北地区典型的药用植物。中医和本草纲目认为刺五加是补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