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PPARγ)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在糖尿病大鼠模型心肌细胞及微血管中表达情况,研究两者在糖尿病大鼠心肌纤维化病变中的表达及其关系,并初步探讨PPARγ在心肌纤维化中作用。背景:目前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已成为重要的特异性心肌病,在该病发生、发展中,心肌纤维化及血管损害贯穿始终,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众多细胞因子及受体参与其中,AngⅡ作用研究已经较成熟。现阶段关于PPARγ在糖尿病中的研究已经成为热点,但在糖尿病心肌纤维化中的研究较少,且存在矛盾实验结果。通过该实验力图明确PPARγ在糖尿病大鼠模型心肌的表达及其与AngⅡ关系。方法:1.糖尿病大鼠模型建立雄性Wistar大鼠27只,随机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12只,糖尿病组15只。标准大鼠饲料喂养1周后,禁食12h,糖尿病组大鼠给以腹腔内注射链脉佐菌素(STZ)65mg/kg,正常对照组大鼠注射等量柠檬酸钠/柠檬酸缓冲液。尾部取血,便携式血糖仪测定血糖水平。糖尿病大鼠成模标准为:连续2次空腹血糖≥16.7mmol/L,未达成模标准者剔除。糖尿病组大鼠血糖升高后,继续喂养5个月,处死取材。2.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AngⅡ实验开始后及5个月后处死动物前,分别大鼠尾部取血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浆AngⅡ。所用试剂为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放射免疫分析盒(北方生物技术研究所批号S10950163)。3.心肌组织HE染色及Masson染色动物处死后,进行组织取材、固定、脱水、透明、浸蜡、石蜡包埋、切片,常规HE染色,观察心肌细胞形态及微血管密度;Masson三色染色,观察胶原分布形态,测定胶原容量。4.免疫组织化学测定取组织切片,进行AngⅡ及PPARγ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所用一抗包括抗AngⅡ多克隆抗体试剂盒(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编号BA0639)、抗PPARγ多克隆抗体试剂盒(SANTA CRUZ公司产品编号Sc-7273)。结果:1.实验过程中3只大鼠死亡,均为糖尿病组,另有1只大鼠血糖未达成模标准,予以剔除。最终共23只完成实验,其中正常对照组12只,糖尿病组11只。2.糖尿病组血浆Ang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3.HE染色:糖尿病组心肌细胞排列紊乱,细胞核大小不甚规则,较之对照组微血管密度降低(P<0.05)。Masson染色:糖尿病组心肌横切面可见心肌内胶原组织明显增多,粗大胶原纤维相互连接成网状,排列紊乱,分布不匀,紧密围绕于心肌细胞周围及小血管周围,胶原容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4.免疫组化糖尿病组心肌组织镜下可见微血管内皮细胞PPARγ大量表达,心肌细胞可见中量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灰度值及阳性血管密度均高于正常组(P<0.05)。5.疫组化糖尿病组镜下可见心肌细胞胞浆AngⅡ表达明显,正常对照组心肌细胞胞浆可有少量表达,内皮细胞未见明显表达。两组间灰度值明显差异(P<0.05)。结论:1.腹腔注射STZ并喂养5个月后,成功构建糖尿病大鼠模型,病理学证实发生心肌纤维化,为糖尿病大鼠心肌纤维化研究提供了合适的模型。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PPARγ表达明显增强,血浆AngⅡ水平及心肌细胞胞浆AngⅡ表达增高,且两者在糖尿病大鼠心肌纤维化中可能存在相关性。3.PPARγ在心肌微血管内皮表达增多,未见AngⅡ在相应部位表达未见增多,两者之间可能无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