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论证的知识社会学分析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na57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形式逻辑仅在抽象的形式意义上把握论证,现有的非形式逻辑研究又忽略了文化差异,所以二者均无法刻画置于社会环境中的说理行为。而《从民族志的观点看逻辑》(鞠实儿,2009)中的“广义论证”理论,则将社会文化因素引入论证评价,从而解决了上述问题。本文的主要工作是:在转述“广义论证”概念的基础之上,尝试对其作进一步的理解与分析。   首先,第一章通过厘清形式逻辑及非形式逻辑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力图展示论证分析中研究内容的逐渐丰富过程。继而分析了当下非形式逻辑研究的不足之处,并由此提出本文的主要目标及研究任务。第二章转述了“广义论证”理论,并简要分析其合理性标准。(“广义论证”定义如下:是“多个主体在给定的社会环境中依据规则进行的语言博弈,它旨在从前提出发促使博弈者/参与主体拒绝或接受某个结论。其中,主体隶属于某一社会群体”。)需要强调的是,广义论证属于非形式逻辑的范畴,但它比现有的非形式逻辑更全面,也更细致。其独特之处不仅在于将视听声像等因素纳入了“文本”的范围——“文本”也就不仅仅限于一般文字意义上的自然语言,从而扩展了论证的研究对象;而且,广义论证将具体的社会语境因素,尤其是博弈者的身份(或社会隶属关系)纳入论证评价中进行考查,从而进一步拓展了非形式逻辑的评价/分析维度。在此基础之上,文章说明了以知识社会学的视角对广义论证进行分析的可能性及可行性。第三章则主要通过若干实例分析,尝试给出广义论证的知识社会学分析。
其他文献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