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与分拆上市对股票收益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证券市场的分析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yi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初期阶段,企业剥离出优质资产进行上市的分拆模式是大势所趋,是企业在证券市场融资的重要工具,为企业及证券市场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及金融市场相关制度的创新,企业整体改制为股份公司进行上市的整体模式逐渐引起市场广泛的关注及追捧。在当前背景下,对整体模式与分拆模式进行对比分析就显的尤为重要。   本文选取了1998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间上市的830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发现同等条件下的整体上市公司相对于分拆上市公司的新股拥有更高的IPO首日抑价率,两类模式对上市公司IPO首日抑价率的影响程度相差18.5%,主要是取决于投资者在当前对整体上市公司有更好的预期。   另一方面,区别于投资者对新股IPO的预期,本文还对比了两类模式下的上市公司在IPO后的长期市场表现。通过对样本的研究发现,整体上市公司在IPO后12个月度内的买入并持有收益率显著低于分拆上市公司,两类模式下的公司在12个月度内的买入并持有收益率相差16.4%;随着上市公司的继续经营,长期内两类模式下的上市公司市场表现仍然呈现出显著的差异。同时,本文还对比了两类模式下的上市公司销售收入变动率和资本收益率变动率的差异。根据实证结果,本文建议上市公司在选择上市模式时不要随大流,而要针对企业自身的情况相机抉择;市场投资者制定投资决策时不要盲目的追捧;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时也应充分考虑市场情况。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港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港口作为海运和陆上运输的节点,对经济的发展有着很强的推动作用,尤其是现代物流业。   随着
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社会融资结构逐渐由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转变,企业融资手段、商业银行经营模式以及居民存款结构等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而昭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国际化企业凭借着自身所具备的优势对于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影响。在我国加入WTO之后,更逐步加大了对外开放的程度,许多国际化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