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岸带地区是陆地和海洋的重要交界面,具有巨大的生态和经济价值。渤海湾是我国渤海三个海湾之一,渤海湾海岸带是河北、天津和山东三个省市重点港口、工业园区以及其他涉海工程的集中地。近年来,渤海湾实施了一系列的围海造地工程,围海造地工程会影响渤海湾水动力、水交换能力,从而对海洋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水体的自净能力、沿岸水体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因此研究围海造地工程对渤海湾水动力、水交换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基于ROMS模型,建立了渤海湾三维水动力学模型,对模型的参数进行了率定,并通过渤海湾的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可以为进一步分析渤海湾水动力及水交换提供支持。利用验证过的渤海湾三维水动力学模型,分别对2003、2010年渤海湾岸线下的潮流场进行模拟,并利用嵌套网格的方法对2003、2010年天津港附近海域的潮流场进行精细模拟,分析了围海造地工程对渤海湾潮流场造成的影响,统计了渤海湾的纳潮量,结果表明:围海造地工程使渤海湾水动力整体减弱,东疆港东北部与汉沽之间海域、南疆港北部海域、临港工业区附近海域、南港附近海域最大涨潮流速分别减小0.1~0.18m/s、0.05~0.1m/s、0.1~0.18m/s、0.1~0.15m/s,最大落潮流速分别减小0.1~0.15m/s、0.05~0.1m/s、0.1~0.15m/s、0.1~0.15m/s,2010年渤海湾纳潮量较2003年减小了6.56%。基于对流扩散模型的结果,进一步用关联矩阵的方法对天津港近岸八个规划功能区域水交换进行了研究,对比分析了各区域2003年与2010年水交换,分析了围海造地工程对天津港毗邻海域水交换的影响,结果表明:围海造地工程导致天津港近岸水体的水交换能力减弱,30天时,东疆港东北部海域A2、天津大神堂牡蛎礁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A6、渤海中北部航运区A7的水交换能力变化不大,而旅游娱乐区A1水交换能力减弱22.17%,天津港港池A3水交换能力减弱14.85%,临港工业区航运区A4水交换能力减弱10.01%,南港排放口及航运区A5水交换能力减弱10.77%,天津东南部农渔业区A8的水交换能力减弱3.29%,并分析了水交换变化的原因,可以为进一步分析渤海湾污染物扩散、水质及水体生态环境变化提供支持。